辛梧
战国时人。秦将。秦王政十二年(前235),使其率军联魏伐楚。
战国时人。秦将。秦王政十二年(前235),使其率军联魏伐楚。
577—647唐德州蓨县(今河北景县)人,名俭,以字行。北齐宗室。隋仁寿中,举文才甲科,补治礼郎。坐事谪居交趾(今越南北部),为司法书佐。唐武德五年(622),累迁雍州治中。以甥女为太宗长孙皇后,参预
1221—1280元初卫州汲县(今河南卫辉)人,字伯行,号淳然子。十三岁拜太一道四祖萧辅道为师,十八岁受戒。宪宗二年(1252),随师觐忽必烈于和林(今蒙古国哈尔和林)。以师荐,掌太一教事,为五祖。依
皇帝仪仗中的彩旗。《汉书·贾捐之传》:“鸾旗在前,属车在后。”颜师古注:“鸾旗,编以羽毛,列系橦旁,载于车上。大驾出,则陈于道而先行。”旗色为赤,绣以鸾凤。唐代仪卫之制,大朝会、宴见蕃国王,在左右武卫
科举考试方式之一。唐代明经、进士及弘文、崇文生结业考试皆须帖经。宋人又称其为“填帖”。其方法是将所习经书前后两边盖住,仅露出中间一行(唐玄宗天宝后改为三行),裁纸为帖,帖其三字,随时增减,要求举人填写
官名。天子左右侍从之官。《书·冏命》:“其侍、御、仆、从,罔匪正人。”孔传:“给侍进御,仆役从官,官虽微,无不用中正之人。”蔡沈集传:“侍,给侍左右者。”
古城名。盛一作成。故址有多处:(1)在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西北土城子。西汉置成乐县,为定襄郡治。东汉废。公元三世纪中叶,北魏祖先拓跋力微迁居“定襄之盛乐”,即此。313年代公拓跋猗卢筑城,以为北都。(2
又称轘、轘刑,俗称“五马分尸”。古代一种酷刑。将人头和四肢分别拴在五辆车上,以五马驾车,同时分驰,撕裂尸体。春秋时即有此刑。战国时亦屡见,如《史记·商君列传》载“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”;《秦始皇本纪》载
科举考试用语。指考试的场次。唐神龙元年(705),首先确定进士科“先帖经,然后试杂文及策”的三场考试制度。其后,宋之解试、省试,元、明、清之乡试、会试皆采用三场制,称为初场(或头场)、二场、三场。其间
官署名。明洪武三年(1370)设,置司令二人。掌受四方章奏。不久即革。后改置通政使司。
官名。春秋战国置,膳宰副佐,掌进献饮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