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解智

解智

西夏职官封号。授与七品官,称为文孝恭敬东南姓关上立土。下有诚珍礼劳、才益、目审等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太子左右内率

    官名。隋置。掌领东宫备身以上禁内侍卫,供奉兵仗。员各一人,正四品上。下各设副率及长史、司马等官属。大业三年(607)降为正五品。唐置为太子左、右内率府长官,员各一人,正四品上。龙朔二年(662)改名为

  • 萧勃

    ?—557南朝梁南兰陵(治今江苏武进西北)人。父景,梁武帝从父弟。官定州刺史,封曲江乡侯。太清三年(549)西江督护陈霸先攻灭附于侯景之广州刺史元景仲,迎之镇广州。又与南康(今江西赣州)土豪蔡路养相结

  • 折节

    即“蛇节”。

  • 大坌坑文化

    新石器时代早期的一种文化,因1964年发现于台湾台北八里乡大坌坑贝丘遗址而得名。距今约五千多年,以台湾北部淡水河下游两岸及西北、中部和西南诸海岸最集中。主要遗址有台北八里乡大坌坑下层、台北圆山贝丘下层

  • 佐领

    ①清代八旗组织之基层编制单位。即牛录。②官名。清代八旗组织中基层编制单位牛录的长官。满语称牛录额真、牛录章京。顺治十七年(1660)定汉名为佐领。定制:满洲六百八十一人,蒙古二百零四人,汉军二百六十六

  • 一名兜鍪。俗称头盔。古代防御用装备。商周时以青铜铸成,形如圆帽,两侧与后部向下延伸,以保护头部。胄顶或有直立圆管,以插缨饰,有的有钮,同时胄下缘两旁也有小钮,用以穿连皮带,系束在头上。战国时出现铁胄,

  • 阳肤

    春秋战国之际鲁国人。曾参弟子。依附孟孙氏,被委任为士师(典狱之官)时,向曾子求教。曾子告以“上失其道,民散久矣。如得其情,则哀矜而勿喜”(《论语·子张》)。

  • 教育总会联合会

    即中央教育会。清末全国性教育团体。宣统三年(1911)春,由江苏教育总会倡议,江苏、浙江、湖南等十三省教育总会代表在上海集会成立,受立宪派控制。学部奏任张謇为会长,张元济、傅增湘为副会长。武昌起义爆发

  • 地皇

    ①传为上古三皇之一。继天皇而兴于熊耳、龙门等山(在今河南境内),兄弟十一人(一说九人)。立各一万八千岁。②新王莽年号(20—23)。凡四年。

  • 柏兴府

    元至元二十七年(1290)置。治闰盐县(今四川盐源县东北卫城)。属云南行省。辖境当今四川盐源、盐边两县。明初降为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