蒙毅
秦人。蒙恬之兄。位至上卿,侍奉始皇帝左右,参与谋议,深得信用。曾依法论治中车府令赵高罪行。秦始皇三十七年(前210)东巡,至平原津发病。毅奉命祷祠山川。二世篡位后,赵高恐蒙氏兄弟掌权,遂唆使二世杀之。
秦人。蒙恬之兄。位至上卿,侍奉始皇帝左右,参与谋议,深得信用。曾依法论治中车府令赵高罪行。秦始皇三十七年(前210)东巡,至平原津发病。毅奉命祷祠山川。二世篡位后,赵高恐蒙氏兄弟掌权,遂唆使二世杀之。
①明京军编置。参见“老家”。②明末各农民起义军的大本营。营中主要有起义军的家口,及所带衣物、粮糗、器械等。行军时,家口居中,衣服器械妇女之属,各载以驴,围聚而行。亦常作为农民军首领会议之处。
?—前300战国时楚人。楚怀王二十九年(前300),率军拒秦,为秦华阳君击败,楚军死三十万,失襄城(今属河南),他战死。
然又作兒、倪。春秋战国间葵丘濮上人,名研。一说姓辛,字文子。其先晋之公子。曾南游越国,范蠡师事之。曾辅佐越王勾践图强,主张任人唯贤,“有道者进”,赏罚分明,奖励忠谏;实行“平粜”,平衡谷价;蓄积钱帛,
①明洪武初,琉球中山王察度受明册封,为与隋、元时称今台湾的“流求”相区别,遂称中山王地为“大琉球”(今日本琉球群岛),而以今台湾为“小琉球”。所指或为台湾本岛,或为台湾北部地区。②今台湾屏东县西南海中
后(後)书名。唐章怀太子李贤注。九十卷。上元二年(675),李贤招集学者张大安、刘讷言、格希元、许叔牙、成玄一、史藏诸、周宝宁等,共同注释范晔《后汉书》纪、传。因非一手所成,所注不免有踳驳漏略之处,但
书名。元官修地方总志。至元二十三年(1286)开始编纂,三十一年成书,七百五十五卷。大德七年(1303)续修,增至一千三百卷。分为建置沿革、坊郭乡镇、里至、山川、土产、风俗形胜、古迹、宦迹、人物、仙释
元末明初人。元至正十五年(1355)居朱元璋幕府。历江南行中书省参议,兼参大都督府军事。明初以直言敢谏得重用。后出为河南道按察佥事。坐事死。
即今吉林长白山。又名徒太山(《魏书·勿吉传》)、太白山(《新唐书·黑水靺鞨传》)。《山海经·大荒北经》:“大荒之中,有山名不咸。”
北宋咸平四年(1001)分西川路置,为川峡四路之一。治成都府(治今成都市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江油、北川等市县以南,喜德、沐川等县以北,小金、泸定等县以东,绵阳、井研等市县以西地区。嘉祐四年(1059)改
商代内服百官,即供职于朝廷以及王畿内官员的统称。主要指尹、宰、师、保、戍、亚、大史、乍册、祝宗、卜、巫、小臣、邑人等官。与殷边侯田相对应。参见“殷边侯田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