萨尔浒山之战书事碑
清碑刻。乾隆四十一年(1776)立于抚顺县东六十里萨尔浒村南(今为大伙房水库境内)。碑文为清高宗据《清实录》所撰,叙述后金与明朝在萨尔浒交战的全过程,歌颂了努尔哈赤等的英勇善战及取得的决定性胜利。用满汉两种文字,分别刻于碑的两面。碑身高1.53米,宽2.15米,座高0.79米。现存沈阳故宫博物院。
萨尔浒山之战书事碑
清碑刻。乾隆四十一年(1776)立于抚顺县东六十里萨尔浒村南(今为大伙房水库境内)。碑文为清高宗据《清实录》所撰,叙述后金与明朝在萨尔浒交战的全过程,歌颂了努尔哈赤等的英勇善战及取得的决定性胜利。用满汉两种文字,分别刻于碑的两面。碑身高1.53米,宽2.15米,座高0.79米。现存沈阳故宫博物院。
萨尔浒山之战书事碑
唐突厥族将领阿史那步真孙,阿史那斛瑟罗子。武后长安三年(703)授右屯卫将军,留守碎叶,四年正月袭父爵为继往绝可汗兼濛池都护。神龙二年(706)奉诏持节至突骑施牙帐,以娑葛袭怀德郡王。
①方镇名。(1)唐至德二载(757)升襄阳防御使为山南东道节度使,文德元年(888)号忠义军。治襄州(今湖北襄樊市)。领襄、隋、唐、邓、均、房等州,约当今湖北郧西、竹溪,陕西白河以东,湖北随州、河南桐
?—前283又作卓齿、踔齿、悼齿。战国时人。楚将。楚顷襄王十五年(前284),燕将乐毅伐齐后,他受楚顷襄王命率军救齐,深得齐湣王信任,为齐相。后杀齐湣王于莒(今山东莒县)之鼓里,欲与燕分齐地,旋为齐人
报纸名。(1)清光绪二十四年五月十一日(1898.6.29)在上海创刊。原《苏报》主笔邹弢主编。刊载散文、诗词、花月新闻等趣味文字,每日随报附送小说附页一张。从第六号起,逐日摇彩,以广推销,最高销数达
商末周文王子封国。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。一说在今西安市西南。《左传》昭公九年(前533):“王使詹桓伯辞于晋,曰:‘我自夏以后稷,魏、骀、芮、岐、毕,吾西土也。’”
1472—1529明余姚(今属浙江)人,初名云,后改今名。字伯安,谥文成。尝筑室于绍兴会稽山阳明洞侧,学者称阳明先生。弘治进士。授刑部主事,改兵部。正德元年(1506),因忤宦官刘瑾,谪贵州龙场驿丞。
清太宗年号(1636—1643)。凡八年。
汉代冶铁遗址。位于河南郑州古荥镇的汉荥阳城西墙外,面积 12 万平方米。经 1965、1975—1976年两次发掘,在1700平方米面积内,发现炼铁炉炉基两座,大量炼渣及与冶铁有关的窑、井、耐火砖、泥
报纸名。初名《大江白话报》。湖北革命团体文学社机关报。清宣统三年(1911)在汉口创刊。詹大悲、何海鸣主办,宛思演、查光佛、梅宝玑、居正、田桐、蒋翊武等编撰。先三日出一小张,后改日出两大张。以“提倡人
书名。清吴大澂撰。一册。吴氏初因读《汉书·律历志》,于古代度量衡制度沿革莫明其理,乃取所藏周、秦、汉、唐历代玉圭、璧、琮、律琯、权、量、兵器、钱币等古器物,相互比勘实验,以考证古度量衡之因革变迁,撰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