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河
一作紫乾河。即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南浑河,蒙古语名乌兰穆伦河。上游有二水:北为内蒙古凉城县的宁远水;南为山西右玉县内的兔毛河。二水在内蒙古杀虎口外汇合西流,经清水河县北与清水合,西流入黄河。《隋书·炀帝纪》:大业三年(607),“发丁男百余万筑长城,西距榆林,东至紫河”,即此。
一作紫乾河。即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南浑河,蒙古语名乌兰穆伦河。上游有二水:北为内蒙古凉城县的宁远水;南为山西右玉县内的兔毛河。二水在内蒙古杀虎口外汇合西流,经清水河县北与清水合,西流入黄河。《隋书·炀帝纪》:大业三年(607),“发丁男百余万筑长城,西距榆林,东至紫河”,即此。
①南朝齐置,约在今湖北麻城市一带。属齐安郡。隋以前废。②南朝齐置。约在今湖北大悟、孝感之间一带。属南义阳郡。隋以前废。③唐天宝元年(742)以卢阳县改名。治今湖南汝城县,属桂阳郡。五代时楚改名郴义。④
官名。战国时魏、秦、燕、齐国皆置,为督军征战的主帅,一说为前军之将。西汉亦置,位极尊。省称上将。西晋惠帝永康年间,赵王伦又置。十六国后赵、西秦及北魏、北齐皆置。北魏亦有上将军,诸皇子所属为从八品,其他
①官名。掌出使与迎宾客之礼。参见“大行”。②官制用语。(1)指官缺待补,暂由他官兼摄其事。汉代摄行之制较为普遍,有以低级官吏行高一级职务者,有以平级而兼摄行事者,亦有以文职行武官,以武职行文官事者。魏
书名。清汪昂撰。八卷。初刊于康熙三十三年(1694)。本书首载药性总义,次将药物分为草、木、果、谷菜、金石水土、禽兽、鳞介鱼虫及人等八部,载药四百七十八种。对各药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均有记述,并以药物所
①即今江苏镇江市。因城东京岘山得名。东汉建安十四年(209)至十六年,孙权自吴(今苏州市)徙治于此。《三国志·吴志·孙韶传》:“后为将军,屯京城”,即此。亦称“京”。《尔雅》:“丘绝高为京”。因城筑于
781—812唐平州卢龙(今属河北)人,字夔。田绪幼子。贞元十二年(796),继父为魏博节度使,袭封雁门郡王。任情自恣,惟务侈靡,严酷杀罚,残忍凶暴。元和四年(809),诏与吐突承璀共讨成德王承宗,阴
简称土镇。唐敦煌文书中有土镇兵,主要以土著白丁充当。
官制用语。南朝梁、陈对定员之内的官吏称限内。《梁书·褚修传》:“引为宣惠参军、限内记室。”《陈书·杜之伟传》:“兼太学限内博士。”
海塘附属工程。位于海塘迎水面,防止海塘基础被冲刷。清康熙五十七年(1718)朱轼总结前代筑塘经验教训,提出“附塘另筑坦水,高及塘身之半,……以护塘脚”。后成为海塘不可缺少部分。其结构后发展为平砌、竖砌
在今贵州瓮安县西。明景泰五年(1454),草塘苗黄龙、韦保等聚众为变,攻占此寨,贵州总督蒋琳会四川兵进讨,即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