?—1882清湖北江夏(今武汉)人,字铁生。同治进士。授编修,曾为提督河南学政、日讲起居注官。光绪二年(1876)山西遇奇灾,疏请储粮平籴。又畿辅遇旱灾,奏请罢免枢臣,“以回天意”,朝旨将恭亲王奕
官署名。元代置。秩从二品。世祖至元十三年(1276),由诸站都统领使司改立,掌驿传。十四年,分置大都、上都两院。至大四年(1311)罢,事归兵部。同年复立,只掌蒙古驿站。延祐七年(1320),恢复旧制
明腾越八关之一。在今云南盈江县西南布岭山顶。接缅甸界。清时在此置有公署。
1825—1854清广西桂平(一作平南)人。瑶族。初参加太平军。咸丰元年(1851)在象州新寨时任御林侍卫。二年十一月克汉阳后,升伸后副侍卫。十二月克武昌,升土官副将军。次年升指挥。太平军克南京时率众
?—199东汉末汝南汝阳(今河南商水西北)人,字公路。袁绍从弟。出身世家大族。初举孝廉,累迁河南尹、虎贲中郎将。董卓废少帝后,惧祸出奔南阳,得长沙太守孙坚之助,据有其地。与袁绍交恶,先后为绍及曹操所败
即“完颜霆”。
官署名。即太府寺,唐光宅元年(684)改,神龙元年(705)复名太府寺。
官名。南诏置,与坦绰、久赞谓清平官,决国事轻重,犹如唐朝宰相。
明代礼乐仪式。祭祀先农、先师等乐章均用,皆奏五曲。如:洪武六年(1373)定《祀先师孔子乐章》,一、迎神,奏咸和之曲;二、奠帛,奏宁和之曲;三、初献,奏安和之曲;四、亚献、终献,奏景和之曲;五、彻馔、
官名。三国魏明帝太和元年(227),从尚书卫觊之请而置廷尉律博士,掌法律教授并保管法律典籍,属廷尉。晋、南朝宋因之,并六品。齐亦置。梁改称胄子律博士,为三班。陈沿梁制,为八品六百石。北魏称律博士,定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