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白古通记

白古通记

书名。约成书于宋大理国时期,记唐云南南诏九隆世族,宋大理国张、蒙、郑、赵、杨、段、高等大姓及其宗教等史事。流传至明代,亡佚于清初。元明云南地方史籍《云南志略》、《南诏野史》等载南诏大理事征引称《白古通》、《白古记》或《白史》;杨慎流寓云南时所编《滇载记》著录并引用此书。世传原书为(白)文,实即后世之用汉字写僰语,读僰音,解僰义者。近著《云南古佚书钞》辑有此书,可资参考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应必达

    元末建宁(今属福建)人。至正十二年(1352)四月,率众响应天完红巾军起义,与涂乙、涂佑、童远等袭据建宁,克泰宁、邵武,以“摧富益贫”口号发动贫民,众至数万;又攻顺昌、将乐。不久,为元邵武路总管吴按滩

  • 中国民族权力消长史

    书名。近人陶成章(会稽先生)撰。分三大部七时代叙中国历史上民族盛衰之迹。一为葱隆之部(自盘古至战国末),分邃古、太古、上古三时代;二为开展之部(自秦统一至唐玄宗天宝十三载),为中古时代;三为衰落之部(

  • 辽大安七年刻石

    辽碑刻。1956年发现于黑龙江泰来塔子城古城西南隅。碑残。文字自右至左凡十六行,可识者总一百五十五字。碑文有“泰州河堤”、“塔事”字样并四十七个汉姓。现藏黑龙江省博物馆。

  • 苦竹滩

    在今江西丰城市西南赣江东岸富竹洲。《资治通鉴》:南朝梁太平二年(557)欧阳頠反,屯于苦竹滩,即此。

  • 又称耧车、耧犁、耩子。一种畜力牵引的播种农具。汉代发明。东汉崔寔《政论》:“(汉)武帝以赵过为搜粟都尉,教民耕殖。其法三犁共一牛,一人将之,下种、挽耧,皆取备焉。日种一顷。”由耧架、耧斗、耧腿、耧脚、

  • 云韶大夫

    散官名。金章宗明昌三年(1192)始置,属教坊。从四品上、元升从三品。明废。

  • 禹门山

    即龙门山。在今山西河津市西北与陕西韩城市东北,夹河对峙。相传为大禹所凿,故名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“昔者大禹导河积石,疏决梁山,谓斯处也,即《经》所谓龙门矣。《魏土地记》曰:梁山北有龙门山,大禹所凿,通

  • 廷试

    ①即“殿试”。②清代的朝考亦称廷试。③泛指在殿廷进行的所有考试。

  • 邢玠

    1540—1612明山东益都(今青州)人,字式如,号昆田。隆庆进士。授密云知县,擢御史。万历二十二年(1594)总督川、贵军务。以招抚播州杨应龙功,进右都御史。二十五年总督蓟辽军务,经略朝鲜。次年逐倭

  • 马军大将军

    官名。唐元和八年(813)废天威军,隶左、右神策军,置马军、步军将军及指挥使,以马军大将军知军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