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存
北宋润州丹阳(今属江苏)人,字正仲。庆历进士。调嘉兴主簿。治平中为国子监直讲,历馆阁校勘、集贤校理、史馆检讨、知太常礼院。素与王安石友善,熙宁中安石执政,论事不合,即谢不往。元丰初,除国史编修官,修起居注,进右正言、知制诰兼判太常寺,迁知开封府,改兵部、户部尚书。元祐二年(1087)拜尚书右丞,次年迁左丞。在朝遇事必争,尝反对罢京畿保甲。后出知蔡州,徙扬州。入为吏部尚书,复出知大名府、杭州。绍圣初提举崇禧观,致仕。著有《元丰九域志》。
北宋润州丹阳(今属江苏)人,字正仲。庆历进士。调嘉兴主簿。治平中为国子监直讲,历馆阁校勘、集贤校理、史馆检讨、知太常礼院。素与王安石友善,熙宁中安石执政,论事不合,即谢不往。元丰初,除国史编修官,修起居注,进右正言、知制诰兼判太常寺,迁知开封府,改兵部、户部尚书。元祐二年(1087)拜尚书右丞,次年迁左丞。在朝遇事必争,尝反对罢京畿保甲。后出知蔡州,徙扬州。入为吏部尚书,复出知大名府、杭州。绍圣初提举崇禧观,致仕。著有《元丰九域志》。
书名。清末塔尔寺四大活佛之一色多罗桑崔臣嘉措(1845—1908)撰。记载宗喀巴早年生平及与塔尔寺关系、塔尔寺建筑演变史、蒙古王族与塔尔寺关系、塔尔寺文物、达赖与班禅途经塔尔寺情况、塔尔寺四大活佛系统
官名。隋大业三年(607)改左武候为左候卫而置,为十二卫大将军之一,一人,正三品,总其府事,并统诸鹰扬府。唐初沿置,龙朔二年(662)改名左金吾卫大将军。
官署名。亦称住家功德司。西夏管理佛教事务的三功德司之一。掌全境僧人事。属二品。与出家功德司共有六国师为正使,另有四副使、六通判、六承旨。
1653—1713清安徽桐城人,字田有,一字褐夫,号南山,自号忧庵,乡人亦称潜虚先生。康熙进士,授编修。康熙五十年(1711),因著《南山集》用明永历年号,并收有方孝标《滇黔纪闻》所述南明史事。获罪,
官署名。宋代属枢密院。随事置编修官,或以枢密院官兼充。熙宁三年(1070)编修《经武要略》,兼删定诸房例册。绍圣四年(1097)编修刑部、军马司事。政和七年(1117)编修《北边条例》,又另置详复官。
西汉东海承(今山东枣庄南)人,字稚圭。少好学。因家贫,佣作以供资用。后以射策甲科除为太常掌故。调补平原文学。元帝初,大司马车骑将军史高荐为郎中,迁博士、给事中。上书言时政称旨,迁光禄大夫、太子少傅。朝
商办企业。清光绪十九年(1893)创办于香港九龙,生产火柴。资本四万三千余元。
前706—前662春秋时鲁国国君。公元前693—前662年在位。名同。鲁桓公之子。九年(前685)率兵送齐公子纠入齐。是时齐公子小白(桓公)已先返齐即位,陈兵于齐境乾时,击败鲁军,鲁被迫杀公子纠。次年
书名。美国长老会教士狄考文和清邹立文共同编译。十三卷。光绪十六年(1890)出版。为当时的教科书。书中算式采用印度-阿拉伯数码,加、减号用通行的“+”、“-”,分数式记法取分子在上,分母在下,比李善兰
见“殿前都点检”、“殿前都点检司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