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漏刻科

漏刻科

官署名。金代属司天台,掌漏刻(计时器),设二十五人。明清为钦天监所属机构。掌调壶漏,报时报更;遇祭祀、朝会、营建等,则择选吉日。设五官挈壶正、五官司晨、博士、天文生、阴阳生等,分掌各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卫贤

    五代时长安(今陕西西安)人。仕南唐为内供奉。师法唐尹继昭、吴道子等名家,善画楼观、人物,曾作《游春图》,后主李煜为题《渔父词》。亦画山水,论者以为高崖巨石浑厚可取,而皴法不老;林木虽劲挺而枝梢不称其本

  • 匹马之壤

    亦作一马之田。战国时齐国土地面积单位。《管子·揆度》:“上必赐之匹马之壤。”又《山权数》:“民之能此者,皆一马之田,一金之衣。”具体亩积,释者数说。郭沫若《管子集校》引郭嵩焘曰:“百乘为耕田万顷,为马

  • 河厉

    北魏时吐谷浑在黄河上所建桥名。在清水川东。一说即在今青海循化东清水河口处。桥长一百五十步,两边垒石作基,节节相次,中以横板并排,栏饰以装饰。

  • 青衣

    明清对生员降级处分的名目。岁考生员行六等黜陟法,即将生员成绩分为六等。名列第五等者降级,附生降为青衣,即脱掉襕衫,著一般青色衣服,谓之青生,以示贱之。且不许科考录遗。清道光以后,青衣名目渐废除。详“六

  • 孛罗

    ①(约1246—1313)蒙古朵鲁班氏,人称孛罗丞相。早年曾任元世祖之博尔赤及怯薛长。至元七年(1270)以后,历任御史中丞、大司农、御史大夫等职。十四年,任枢密副使。灭宋后,与伯颜、阿术等蒙古将帅议

  • 将军桥

    在今广西桂林市南。清咸丰二年三月初一(1852.4.19),太平天国萧朝贵设伏败清将乌兰泰,即此。

  • 集注

    宋官员注拟差遣的一种方式。吏部四选,川、广*定差等注授选人差遣窠阙,主管机构正副长官当厅端坐,对愿注授选人,高喊其阙而问之,以授窠阙。集注每季一次,于第一月揭出阙榜,故又称“四时选”。

  • 曾英

    1621—1647明末清初福建莆田人,字彦侯。初从父宦游成都而留居四川,广结交,人称曾公子。明崇祯末,组织地主武装与农民军相抗,曾设伏于瞿塘峡口,阻张献忠入川。旋兵败匿民间。后重组武装入据重庆。南明永

  • 市门税

    市中所设之税。北魏孝昌二年(526)闰十一月,因国用不足,入市门者税一钱。北周闵帝元年(557)废。大象二年(580)正月,复税入市者一钱。五月又废。

  • 徐一夔

    1318—约1400元末明初天台(今属浙江)人,字大章。元末任福建建宁府儒学教授。明洪武二年(1369)奉诏纂修礼书,次年《大明集礼》成,王祎荐续修《元史》,以足疾为辞乞归。六年,授杭州儒学教授,兼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