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江陵望山竹简

江陵望山竹简

战国时楚国竹简。1965年出土于湖北江陵(今荆州)望山1、2号墓。1号墓竹简约二十三四简,已残断,最长的一简长42.5厘米,余多在10厘米以下。简文共存千字左右,已难缀合成篇,主要内容可能是有关墓主人(昭)固生前的疾病以及为其疾病或其他事而进行祷祝、祭祀、占卜等活动的杂记。祭祀对象除山川神祇外,有柬大王、圣王、王三个楚王名,一说即楚简王、声王、悼王,为了解墓主人身份及此墓之年代提供了线索(参见“江陵望山1号墓”)。简文还详记了祷祝、祭祀的名目及祭品,可资了解楚国贵族之宗教习俗及其思想意识,简文中的代月名亦可补文献之阙。2号墓竹简在十三简以上,最长的64厘米,一简字数最多达七十三字,内容属*遣策,所记名目繁多的器物反映出楚国手工业发展的水平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徐县

    西汉置。治今江苏泗洪县南。为临淮郡治所。东汉属下邳国。三国魏属下邳郡。晋属临淮国。南朝宋废。

  • 楼钥

    1137—1213南宋明州鄞县(今属浙江)人,字大防,号攻媿主人。隆兴进士。乾道年间,以书状官从汪大猷使金,记途中见闻,成《北行日录》。光宗时,任起居郎兼中书舍人,不久又兼直学士院。后因论事得罪韩侂胄

  • 桓云

    ?—360东晋谯国龙亢(今安徽怀远西北龙亢集)人,字云子。桓温弟。袭爵万宁男。历建武将军、义成太守,遭母忧去职,旋起为江州刺史,都督司、豫二州军事,领镇蛮护军、西阳太守。招集众力,志在足兵。卒赠平南将

  • 东周王城遗址

    东周时期周王朝都城遗址。位于今河南洛阳洛河与涧河交汇处,汉河南县城遗址在其内,洛阳中州路自西南向东北贯穿其间。自周平王东迁(前770)至周景王卒(前520),凡十二世,皆都于此。周敬王时避王子朝之乱居

  • 史念祖

    ?—1910清江苏江都人,字绳之。纳资为通判。曾参加镇压太平军与捻军,保至道员,率军驻凤阳。同治九年(1870)任山西按察使。十年迁甘肃安肃道,为左宗棠西征军主持粮运。光绪十年(1884)起,历任甘肃

  • 流抵

    清代以本年应蠲免钱粮抵次年应纳正赋,名流抵。蠲免灾荒,定例于本年度扣免应蠲钱粮。但亦有本年纳户钱粮收完在前,而蠲免之令在后,故以本年应蠲钱粮于次年应纳正赋中扣免。康熙六年(1667)规定将其数目载入易

  • 金石萃编

    书名。清王昶撰。一百六十卷。以著录历代石刻为主,达一千五百余种,铜器铭文仅有数则。按时代编次,摹录原文,并附诸家考证及案语,其《金石萃编未刻稿》三卷,1918年始刊行。续此书的有陆耀遹《金石续编》二十

  • 经济使

    官名。金代置。掌管理和救济灾民。设于受灾地区。如熙宗天眷三年(1140),陕西大旱,饥死者十七八,以傅慎微为京兆、鄜延、环庆三路经济使,许以便宜行事。傅慎微遂采取募兵入粟,立养济院等救灾措施。

  • 至元译语

    即“蒙古译语”。

  • 董琬

    北魏时人。太延三年(437)和高明等奉太武帝命出使西域,曾至乌孙、破洛那(即大宛)、者舌(故址在今乌兹别克斯坦东部塔什干一带)诸国,并与附近十六国建立友好关系。见《北史·西域传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