梁郡
郡名。南朝宋初改*梁国为郡,并移治下邑县(今安徽砀山县)。北魏复治睢阳县。属南兖州。北周末属毫州。隋开皇初废。大业时又曾改宋州为梁郡。
郡名。南朝宋初改*梁国为郡,并移治下邑县(今安徽砀山县)。北魏复治睢阳县。属南兖州。北周末属毫州。隋开皇初废。大业时又曾改宋州为梁郡。
历(曆)唐代铜币名。大历四年(769)铸。径九分,重三铢六絫。仅于绛州汾阳、铜源两监置五炉铸造。制作粗糙,流行不广。大历元宝
清代吏部铨选制度。新科进士及其他有任官资格者在正式授予官职前,须在朝廷或地方官署进行一定期限见习,京官称分衙门学习行走,外官称发省差委试用,统称为分发。
战国中山国邑,后属赵。在今河北石家庄市东。《史记·赵世家》:武灵王二十一年(前305),“攻中山,……王军取鄗、石邑、封龙、东垣”。秦置县。西汉高帝十一年(前196)平陈豨改为真定县。
?—756唐蒲州永乐(今山西永济东南)人,本名钊。杨贵妃从祖兄。少年嗜赌好酒,不齿于亲族。曾从军,授新都尉。天宝初,因贵妃有宠,由金吾卫兵曹参军累迁监察御史、御史中丞,赐今名。与李林甫相勾结,连起大狱
后(後)官名。北周大成元年(579)置,四辅官之一,为主要执政大臣。大司马、随国公杨坚任此职。
官署名。唐大和七年(833),置于银州(治今陕西横山东),后扩展到绥州(治今陕西绥德)。为中唐以后重要养马场之一。
清代凡遇灾害,国家即出钱粮赈济被灾贫民。雍正七年(1729)定制,救济一个月,称正赈,又称急赈。待察明灾情,视被灾程度,欠收程度超过六分以上,次第加赈一月、二月不等,谓之加赈。
即“马文义”。
1230—1303一名功嘉葛剌思。吐蕃朵甘思旦麻(今四川石渠)人。元代国师。早年去西天竺国学习梵文佛典。受八思巴荐,入中原,奉诏居五台山寿宁寺。至元九年(1272),至大都。十九年,西归故里。初收桑哥
?—1042西夏人。景宗野利后族。学识渊博。官谟宁令(即天大王)。西夏建国初期创制典章制度,多参与谋划。景宗大庆元年(1036),承元昊意创制蕃书(西夏文),成十二卷,字形方整,笔画繁冗。被尊为国字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