木夹
古书牒。唐宋时,各地官府传递公牍或书信,皆用两漆板夹系文书,刻字其上,谓之木夹,犹今之信封。南诏、大理地方政权亦用之。元、明、清时,云南土司以木刻传递号令,盖木夹之遗意。
古书牒。唐宋时,各地官府传递公牍或书信,皆用两漆板夹系文书,刻字其上,谓之木夹,犹今之信封。南诏、大理地方政权亦用之。元、明、清时,云南土司以木刻传递号令,盖木夹之遗意。
又称南曲、戏文。起源于南宋之温州,也称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。元灭宋后,仍在江南流行。早期南戏据宋词和民间里巷曲谣演唱,无一定模式。一剧不限折数,依剧情分场(出)。唱曲也不限一人,不限一调。形式较北曲自由
即“赵利”。
钟(鍾);1881—1911清末河南许州(今许昌)人,字裕厚。光绪三十一年(1905)留学日本,肄业于中央大学,不久加入同盟会。三十三年与刘积学等在东京创办《河南》杂志,宣传西方政治思想学说,鼓吹革命
官署名。元代置。秩从八品。设于世祖至元十五年(1278),隶诸路金玉人匠总管府,掌描造诸色样制。置大使一员。
书名。清沈启亮编。为最早的大型满汉对照辞典。十四卷,另附《清书指南》三卷。共收词条九千余,按满文字母顺序编排,查找使用方便。内容虽不及后世所编《清文鉴》、《清文汇书》详尽,但注释中保留不少清初满文古义
秦置县。治今安徽寿县。东晋孝武帝改为寿阳县。南朝宋大明六年(462)复名寿春县,八年又改睢阳县,北魏复为寿春县。明初废入寿州。秦、汉为九江郡治;魏、晋、南北朝为扬州、豫州、南豫州及淮南郡、梁郡治,隋、
官名。明代置,为皇帝讲读经史之官。除经筵仪式外,另有日讲,称“小经筵”,以经筵官中资深秩尊者充任。清顺治十二年(1655)选满、汉词臣八人为日讲官,定每年春、秋两季经筵之后,按日进讲,春讲至夏至日止,
指防止隐漏人丁之法令。参见“脱户”。
余(餘)官名。即役使*余子之啬夫。《商君书·垦令》:“均出余子之使令,以世使之,又高其解舍,令有甬官食㮣。”高亨注:“余子指嫡长子以外的子辈;使令,役使,即担任徭役。”始见三晋古印,《簠
官名。清末设置的驻外使节,其职掌主要是管理华侨事务。光绪三年(1877)八月正式设驻新加坡领事,以后陆续在世界各地设总领事十二人,领事十四人,副领事二人。总领事秩四品,领事、副领事秩五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