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明日居记略
书名。清胡寿颐撰。作者湖南益阳人,清末官部曹。是书为日记。稿本。九册。记事起于光绪二十年五月(1894.6),迄三十四年正月初一日。内容多写其生活琐事。戊戌年日记仅有数处涉及变法事。
书名。清胡寿颐撰。作者湖南益阳人,清末官部曹。是书为日记。稿本。九册。记事起于光绪二十年五月(1894.6),迄三十四年正月初一日。内容多写其生活琐事。戊戌年日记仅有数处涉及变法事。
阳一作杨。指今广东揭西县东北莲花山东支。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张守节正义引裴渊《广州记》云:“五岭者,大庾、始安、临贺、揭杨、桂阳。”以此为“五岭”之一,以代替湘、桂界上的都庞岭,与众说不同。
1374—1450明江西安福人,名懋,以字行,号古廉。永乐进士,选庶吉士,预修《永乐大典》。擢刑部主事。以论迁都诸事受谗下狱。复因言事忤仁宗,受刑几死。宣德初复官。正统时任国子监祭酒,列“格、致、诚、
北宋徐州彭城(今江苏徐州)人,字醇之,号凫绎处士。进士出身。官至南京(今河南商丘)国子监说书。博学有才,苏洵曾将其诗文十余篇推荐于苏轼。仗义敢言,诗多讥刺时事。景祐元年(1034),毫州卫真县令黎德润
纸名。又作系蹏、阋蹏、击蹏。《汉书·外戚传》:“武发箧中有裹药二枚,赫蹏书。”颜师古注引应劭曰:“赫蹏,薄小纸也。”西汉已有植物纤维纸,但尚未见用作书写的实物。赫蹏质地有不同说法,或说缣帛,或说絮纸。
官署名。隋大业三年(607)殿内省置,有奉御二员、直长四员,又有掌辇六员。唐代殿中省沿置,有奉御二员、直长三员、尚辇二员。掌宫廷舆辇、伞扇,大朝会陈于庭,大祭祀陈于庙,皆伞二、翰一、扇一百五十六,事毕
1858—1927广东南海(今广州)人,原名祖诒,字广厦,号长素,又号更生、更甡。清光绪进士。曾从朱次琦学经世之学。光绪十四年(1888)上书光绪帝,要求变成法、通下情、慎左右,受阻阨。十六年晤廖平,
在今江西万年县西南城厢镇东。为两山间谷地,深十五里,上田沃美,北有万年峰,形势险要。明正德间(1506—1521)王浩八等领导农民数万人起义于此。起义失败后,明朝为加强统治,在此筑城,并置万年县。
1820—1864清浙江仁和(今杭州市)人,字保艾,一字季言。少从学朱以升,精校雠之学。其父经原熟唐代典制,著《折冲府考》未及写定,他为之校补成书。好为辑佚校补,以宋尤延之(袤),洪文安(遵)、洪文敏
1440—1510明山西阳曲人,字伯常,号松露。天顺进士,选庶吉士,授检讨。弘治二年(1489)擢礼部右侍郎。倡毁黄村尼寺,以挫中官修寺;又以土鲁番贡狮不由故道,却之。九年官至户部尚书,力主轻徭赋。武
水名。即今陕西合阳县西金水沟。《诗·大雅·大明》:“文王初载,天作之合,在洽之阳,在渭之涘。”《说文》引“洽”作“郃”。后又称瀵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