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春明日居记略

春明日居记略

书名。清胡寿颐撰。作者湖南益阳人,清末官部曹。是书为日记。稿本。九册。记事起于光绪二十年五月(1894.6),迄三十四年正月初一日。内容多写其生活琐事。戊戌年日记仅有数处涉及变法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柳䛒

    537—605隋河东(今山西永济西南)人,字顾言。世居襄阳。好学博览,善属文,喜佛典。萧梁时,历国子祭酒,吏部尚书。入隋,转晋王杨广(炀帝)咨议参军,为王府诸学士之冠,晋王以师友处之,每有诗文,必令其

  • 伟兀尔

    即“畏兀儿”。

  • 湖南铁路学堂

    学校名。清宣统元年(1909)龙毓峻等在长沙创办。分设本科和预科。本科设建筑、机械、营造三科,三年毕业。预科两年毕业。该学堂骨干教员多为同盟会员。

  • 牌楼

    亦称牌坊。一种建筑形式。为古时宣扬封建礼教、标榜封建功德的纪念性建筑物。起源于汉代。多建在庙宇、陵墓、祠堂、衙署、通衢、园林、桥头等处。一般用木、砖、石和琉璃等材料建成,造型美观,结构讲究。形式有双柱

  • 遮阳海船

    即“遮洋浅船”。

  • 古代指粗疏的毛织物。生产于新疆、甘肃、青海、西藏、四川一带。较细的称绒褐,粗糙的称粗褐,斜纹组织的称斜褐。出现于商周时,汉、唐具有相当生产规模,新疆地区有大量实物出土。

  • 养病院

    唐开元时,官府置坊以居京城乞儿,给廪食,故称。又分置卑田院于诸寺。

  • 吴坚

    南宋台州天台(今属浙江)人,字彦恺。习《春秋》。淳祐进士。为昆山县主簿,留意教养,诣县学讲肄无虚日。宝祐五年(1257),以太学博士除秘书郎。德祐元年(1275)十二月,除签书枢密院事。时元军大举南下

  • 上计掾

    官名。亦称上计掾史。东汉、三国和南朝宋、齐及十六国前燕等均置,为县(道)、郡国派赴上级机关或京师呈递计簿的属吏。

  • 击贼砭铳

    管形火器。为单管火铳,铳管用铁打造,长三尺;木柄长二尺,抵铳尾。铳尾有火眼。内装火药,次装石子、铅弹等,用黄泥或纸封其口听用。远能以弹射敌,近可持铳击打,一器两用。明多用之。击贼砭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