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抚谕使

抚谕使

官名。南宋建炎元年(1127),始设京城抚谕使,后遣使抚谕诸路,如不以使名,即称抚谕官。抚谕使于一路或数路宣扬朝廷意旨,安慰存问,按察官吏,采访民间利病。其官署称抚谕使司或称抚谕司。不常置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右都护

    官名。三国吴置,孙权黄龙元年(229)拜陆逊为上大将军兼此,权任极重。是年孙权东巡建业,使陆逊任此职辅太子,掌荆州及豫章三郡事,总督国政。蜀亦置,地位稍低。

  • 邹鸣鹤

    1793—1853清江苏无锡人,字钟泉、松友。道光进士。初任知县。道光八年(1828)后,历官卫辉、开封知府。累迁至顺天府尹。咸丰元年(1851)擢广西巡抚,助赛尚阿镇压太平军。次年太平军攻桂林,他留

  • 烙鹿

    见“罗罗”。

  • 贺长龄

    1785—1850清湖南善化(今长沙)人,字耦耕,号西崖、雪霁,晚号耐庵。嘉庆进士。道光元年(1821)任江西南昌知府。历江苏按察使,迁布政使,佐巡抚陶澍创行海运。七年署山东巡抚。十六年擢贵州巡抚。在

  • 刘叉

    唐河朔间人。少豪侠放荡,杀人亡命。后折节读书,为韩愈弟子,复因与宾客口角持愈钱亡去。工诗,造语险怪,风格旷放。《冰柱》、《雪车》二诗,写统治者残酷剥削,言词激切。有《刘叉诗集》。

  • 沈客卿

    ?—589南朝陈吴兴武康(今浙江德清西)人。博涉群书,仕陈累迁至尚书仪曹郎。后主至德初,以为中书舍人,兼步兵校尉,掌金帛局,重赋厚敛,不问士庶,并责关市之税。每岁所入过于常格数十倍,以供后主挥霍。祯明

  • 华字日报

    报纸名。清同治三年(1864)由陈霭亭在伍廷芳、何启帮助下创办于香港。黄平甫、王韬、潘兰史、赖文、林子虬等先后任主笔。初创时形式上仿同《中外新报》,但篇幅较小。主要译载西报及转载《京报》稿件。借印于英

  • 杜臻

    ?—1703清浙江秀水(今嘉兴)人,字肇佘,号慕徐。顺治进士。康熙二十二年(1683),以吏部侍郎往广东、福建,宣布开豁迁海之禁,给还两省民地三万九千余顷,使民复业。历官刑、兵、礼等部尚书。后以病告归

  • 循吏

    古代将奉法循理的官吏称为循吏或良吏。《史记·太史公自序》:“奉法循理之吏,不伐功矜能,百姓无称,亦无过行。作《循吏列传》。”史书中多为“循吏”作传,记颂其政绩。宋孙奕《履斋示儿编·文说·史体因革》:“

  • 拉什德汗

    ?—1565或1566明亦力八里(蒙兀儿斯坦)赛德汗之子。嘉靖十二年(1533)父死继位,以叶尔羌为首府。满速儿闻讯攻阿克苏,被其击退。卒后子阿不都·哈林嗣位。著名的《拉什德史》即以其名字命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