慕洧
宋时党项人。环州豪族。原为宋环庆统制。建炎四年(1130)附夏。次年,金破庆阳。乘势取环州,降金,为熙河经略使。绍兴九年(1139)金宋议和,惧诛,谋取关陕,兵败逃入夏,官枢密使。夏大庆二年(1141)四月,又谋侵川陕。六月,与弟慕濬投金,经灵州,为夏军获得,被杀。
宋时党项人。环州豪族。原为宋环庆统制。建炎四年(1130)附夏。次年,金破庆阳。乘势取环州,降金,为熙河经略使。绍兴九年(1139)金宋议和,惧诛,谋取关陕,兵败逃入夏,官枢密使。夏大庆二年(1141)四月,又谋侵川陕。六月,与弟慕濬投金,经灵州,为夏军获得,被杀。
前128—前91即戾太子、卫太子。汉武帝子。母卫皇后。元狩元年(前122)立为皇太子,时年七岁。深得武帝喜爱,为其建博望苑,得以交结宾客,从其所好,故多有以异端进者。武帝末,卫后宠衰。时江充用事,与太
即“客省庄二期文化”。
官名。清代内阁属官。由大学士于内阁汉中书内委派,无定员。掌拟以皇帝名义发布的文稿。
书名。初名《物性门类》。北宋陆佃撰。二十卷。宣和七年(1125)始刊于世。其后再刻于赣州。两版传世绝少。明末,林榆访于耆民黄维而重刊于崇祯十三年(1640)。今有《五雅》、《四库全书》等版本传世。全书
官制用语。指官吏的升迁或调动。《汉书·段会宗传》:“拜为沛郡太守。以单于当朝,徙为雁门太守。”此为同等官秩之间的调动;《汉书·疏广传》:广为少傅数月,“徙为太傅”,此当属于升迁性质。
宋律学读本。律学博士傅霖撰。共二卷。将*《宋刑统》律文提纲挈领地撰成韵文,以便记诵。并略作注解。现存《藕香零拾》、《格致丛书》本,一卷。后人为《刑统赋》作注的有《刑统赋解》、《粗解刑统赋》、《刑统赋疏
年号。(1)大理段思聪年号(968)。(2)明时朱宸濠年号(1519)。
十九世纪下半叶中国人民反对外国教会和传教士的事件。由于外国侵略势力利用、包庇教会和传教士,这些事件也成为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正义斗争的组成部分。外国教士在来华传教过程中企图改变中国礼俗,并以不平等条
西周、春秋时附属于诸侯的小国。《诗经·鲁颂·閟宫》:“锡之山川,土田附庸。”《礼记·王制》:“天子之田方千里,公侯田方百里,伯七十里,子男五十里;不能五十里者,不合于天子,附于诸侯曰附庸。”郑玄注:“
苹(蘋);1082—1153宋福州福清(今属福建)人,后徙吴(今江苏苏州),字信伯。平江守臣孙祐荐其学行,赐进士出身,除秘书省正字。尝上书谓“人心广大无垠,万美皆备”,认为鬼神“是阴阳之功用,非世所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