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扬
清江苏吴县(今苏州)人,字云亭。工人物、界画、花鸟、草虫。乾隆十六年(1751)高宗南巡至苏州,以监生献画,命充画院供奉。后赐举人,官至内阁中书。乾隆间成《盛世滋生图》,亦称《姑苏繁华图》,较宋张择端《清明上河图》内容尤为丰富。又完成《南巡图》十二卷巨作。《石渠宝笈》著录其作品三十五件。
清江苏吴县(今苏州)人,字云亭。工人物、界画、花鸟、草虫。乾隆十六年(1751)高宗南巡至苏州,以监生献画,命充画院供奉。后赐举人,官至内阁中书。乾隆间成《盛世滋生图》,亦称《姑苏繁华图》,较宋张择端《清明上河图》内容尤为丰富。又完成《南巡图》十二卷巨作。《石渠宝笈》著录其作品三十五件。
历(歷)书名。明永乐十四年(1416)杨士奇等奉敕编辑。凡三百五十卷。所录自商周至宋元,分“君德”、“孝亲”、“郊庙”等六十四门,于历代典制沿革、政事得失,可见其大概。
十六国时太原(治今山西太原西南)人。初为晋平北将军姚襄参军,后投前秦。秦主苻生残虐苛暴,与权翼共说苻坚除之。坚立,纳为谋主,拜中书侍郎,与丞相王猛等共掌机密。迁光禄大夫。建元二十一年(385)坚败亡,
①即“扬雄”。②(542—612)隋人,初名惠。文帝族子。仕北周,历上仪同、右司卫上大夫、上柱国,封邗国公。入隋,迁右卫大将军,参预朝政,进封广平王,贵宠冠绝一时,与高颎、虞庆则、苏威并称“四贵”。宽
南宋隆兴分宁(今江西修水)人,字公秉。以省试及第。咸淳十年(1274),拜右丞相兼枢密使。次年二月,以国势危急,元兵迫近临安,托故逃遁。三月,召还,罢相。旋因庇护殿帅韩震事,被逐出京,放归田里。
《山海经·海内经》所云“西海”,其确实海域不详。后世地理知识渐广,被称为“西海”的渐多,都因远在中国西部或以西而得名。《史记·大宛列传》:“于窴之西,则水皆西流,注西海。”所指非今咸海即里海。《汉书·
又称散屐。木板鞋。底部可随意配一齿或二齿,便于上山、下山。与履、舄、长靿同为汉魏六朝常著之物。晋太康前妇女之屐头圆,男子之屐头方;太康后趋向一致。晋阮孚性好屐,每自蜡之
1313—1384明应天(今江苏南京)人,字中行,学者称静诚先生。好学博览,元末为温州教授,后弃官归隐。朱元璋率军渡江,聘为参议,命侍左右,询以保国安民大计。屡授高官,皆辞不就,然宠遇之隆,勋戚莫及。
又名犬上御田锹。日本使节。姓君。隋大业十年(614,推古二十二年)任遣隋使入隋,次年归国。唐贞观四年(630,舒明二年)任遣唐使,与副使药师惠日同至长安,为日本首次遣唐使。六年东归,太宗遣高仁表为使随
1885—1911清湖北谷城(一说襄阳)人,一名洪胜,字益三。光绪二十九年(1903)入湖北新军,由列兵升正目。后离营,至武昌开杂货店为革命联络据点。宣统三年(1911)加入文学社,从事联络工作。起义
约525—572北朝时陇西狄道(今甘肃临洮)人,字进君。初为东魏河南大行台侯景行台郎中,后随侯景附西魏,为丞相府行参军。西魏废帝二年(553),从大将军尉迟迥平蜀。屡迁成都令、梓潼郡守。北周保定四年(