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仁报
杂志名。清光绪二十三年三月中旬(1897.4)维新派组织圣学会创刊于广西桂林。初为双日刊,后改半月刊(一说周刊)。赵廷飏、曹硕、况仕任、龙应中、龙朝辅等主笔。线装成册,土纸木刻。有论著、时事新闻、地方要闻、中西译述、杂谈等。曾刊登《世变日亟士人宜速求自保论》、《筹桂刍言》等论著,力陈外患日急,非变法维新不能挽救危局,意在唤起国人发愤图强。停刊。
杂志名。清光绪二十三年三月中旬(1897.4)维新派组织圣学会创刊于广西桂林。初为双日刊,后改半月刊(一说周刊)。赵廷飏、曹硕、况仕任、龙应中、龙朝辅等主笔。线装成册,土纸木刻。有论著、时事新闻、地方要闻、中西译述、杂谈等。曾刊登《世变日亟士人宜速求自保论》、《筹桂刍言》等论著,力陈外患日急,非变法维新不能挽救危局,意在唤起国人发愤图强。停刊。
?—1437明哈密王。*兔力帖木儿弟。宣德三年(1428),受明封为忠义王,与卜答失里同理国事。
刑狱名。简称大理狱。宋元丰元年(1078)以大理卿一员、少卿二员,专管审讯刑狱。凡皇帝下旨审讯重要、机密案犯以及三司、各寺、监吏人犯杖以上罪,皆送此狱结断。
屋顶形式。屋顶平面方形,四条垂脊相交于顶正中,上覆宝顶,与四角攒尖顶相似。不同处是屋顶四面斜坡和四条垂脊由上而下不呈向内的凹弧,而是上半部分为向外的凸弧,下半部为向内的凹弧,颇似头盔,故名。
见“威州(1)”。
234—305西晋琅邪临沂(今山东临沂北)人,字濬冲。裴頠之岳父。父卒,故吏赠银助办丧事,辞而不受,由是显名。善于辨名析理,为“竹林七贤”之一。不修仪表,不拘礼法,与阮籍相交最密。阮籍、嵇康亡故,自称
北宋阆中(今属四川)人。宋初名臣陈尧佐曾孙。幼丧父,奉母移居江淮间。自幼好学,尤好医术,行医于杭州一带。精通诸家说,治病多奇效。治学严谨,注重实践,有关药物议论皆有稽考。曾合《嘉祐补注神农本草》、《本
钟(鐘)一种计时工具。利用预制线香或蜡烛的燃烧来计时。在北宋已出现香印、香篆等计时工具,此两者皆用香料加上可燃材料细末,经印模制成长条或盘形,使燃烧的长度与昼夜时辰配合。熙宁六年(1073)沈立在宣州
明浙江山阴(今绍兴)人,名文辕,以字行,号黄轝子。习静隐居,励志力行,与王守仁为莫逆交。尝与许半圭、王守仁等于阳明洞中“相对危坐,忘言冥契”。嘉庆《山阴县志》称其“不主陈言”,“每读书,多自得”。著有
旧华亭县或松江府的别称。因西晋文学家陆云(字士龙)家在华亭县(今上海市松江区,元至清为松江府治),对客自称“云间陆士龙”而得名。
在今上海市。黄浦之名,始见于南宋绍兴二十八年(1158)高子凤《南积善寺记》,《宋会要·食货八之二九》作黄浦塘,上引淀山湖、泖湖之水流径上海旧城区东,注入吴淞江。元至元年间,称为黄浦港,见于《同治上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