干草会
清末晋南农民组织。因以干草烧劣绅房屋,故名。宣统三年(1911)武昌起义后,山西高平、长治、沁县、泽州(今晋城)等地农民自发组织起来,自带干草和木棍,焚烧本村本乡劣绅房屋,打击土豪劣绅的气焰。旋遭山西军政府镇压而失败。
清末晋南农民组织。因以干草烧劣绅房屋,故名。宣统三年(1911)武昌起义后,山西高平、长治、沁县、泽州(今晋城)等地农民自发组织起来,自带干草和木棍,焚烧本村本乡劣绅房屋,打击土豪劣绅的气焰。旋遭山西军政府镇压而失败。
东汉墓葬群。在今安徽亳州市城南郊。俗称曹家孤堆。周围十余里。据《水经注·阴沟水》载,今毫州城南有曹腾、曹褒、曹嵩、曹炽、曹胤等人墓。1974年至1977年发掘清理五座。其中一座规模宏大,墓室内有大型画
先秦时期学派之一。其名始见于西汉司马谈《论六家要旨》,称“道德家”。《汉书·艺文志》称为“道家”,列为“九流”之一。产生于春秋末期,创始人是老子。以“道”为天地万物之本源和学说之中心,故名。认为人们的
1007—1073北宋寿州(治今安徽凤台)人,字宝臣。以父吕夷简荫补官,赐进士出身。仁宗朝历河北转运使、都转运使、权知开封府及知渭、延、成都等州府,有治绩。任河北转运使时通漕运,移屯兵就食京东,使官用
①星官名。亦称舆鬼。二十八宿之一。南方朱鸟七宿的第二宿。有暗星四颗,即巨蟹座θ,η,γ,δ四星。《说文·车部》:“舆,车底也,舆鬼四星,外形方,似车。”《史记·天官书》:“舆鬼,鬼祠事;中白者为质。”
官署名。元代置,简称总制院。掌全国释教,兼治吐蕃事务,设于世祖至元元年(1264),以国师八思巴领之。二十五年,改为宣政院。
官名。东汉时太子属官有中允,后不置。唐代为太子左春坊次官,左庶子副贰,协掌东宫侍从赞相、驳正启奏。唐贞观时改中舍人置,员二人,正五品下。高宗曾改名内允、左赞善大夫,寻复旧称。中宗始用庶姓,以其职比门下
唐钦州刺史宁道务的陶制墓碑。开元二十年(732)制。楷书。三十三行,每行四十余字至五十字。叙述宁氏家世和业绩。是研究岭南壮族历史的重要资料。
217—278西晋北地泥阳(今陕西耀县东南)人,字休奕。少孤贫,博学善属文,解钟律。州举秀才,除郎中,以时誉选入著作,撰集《魏书》。历弘农太守,领典农校尉,迁散骑常侍。晋武帝即位,封鹑觚子。以魏末士风
五代梁开平元年(907)以万年县改名。与大安县同城而治,即今陕西西安市。属京兆府。后唐同光元年(923)复改为万年县。
?—533北魏陇西狄道(今甘肃临洮)人,字景珍,小字默蠡。司空李冲从子。早有盛名,经史百家无所不览。初为著作郎,累迁国子祭酒,转秘书监。建义元年(528),从上党王元天穆镇压葛荣,寻除征东将军。后出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