左神武军大将军
官名。唐代北衙禁军左神武军统兵长官。开元二十六年(738)分羽林军而置,寻废。至德二载(757)以左、右羽林军减耗而又别置。初设一人,正三品,乾元二年(759)以战乱未息,增为二人,总领衙前射生兵。辽亦置,为加官。
官名。唐代北衙禁军左神武军统兵长官。开元二十六年(738)分羽林军而置,寻废。至德二载(757)以左、右羽林军减耗而又别置。初设一人,正三品,乾元二年(759)以战乱未息,增为二人,总领衙前射生兵。辽亦置,为加官。
1823—1895清浙江归安(今湖州)人,原名秉辉,字仲复。咸丰进士。同治元年(1862)起,历任侍讲学士、日讲起居注官、武英殿总纂,出任云南迆东道、江苏常镇通海道及苏松太道。十三年擢河南按察使,后调
乘驿凭信。清制,凡官员兵役因差驰驿者,给以邮符,内按规定填有应给夫马车船之数,并凭此向沿途驿站领取廪给、口粮。邮符有勘合和火牌两种。
隋开皇十年(590)置。治万安县(十八年改郓城县,今郓城县东)。大业三年(607)改为东平郡。唐武德四年(621)复为郓州。贞观八年(634)移治须昌县(五代唐改须城县。今东平县西北,北宋移治今东平县
①道家用语。指“道”之整体。《庄子·天下》:“古之所谓道术者……无乎不在。”“后世之学者,不幸不见天地之纯、古人之大体,道术将为天下裂。”认为“道术”之整体(“纯”、“大体”)因百家竞起而被割裂、破坏
道教封号。全称龙虎山正一真人。明清掌道教者。领龙虎山上清宫道众。洪武元年(1368),张正朝入朝,封为真人,秩二品,世袭。隆庆中革去真人,只称提点,万历初仍复旧称。所属有法官、赞教、掌书等。清顺治八年
1390—1438亦作阿台王子。明代蒙古可汗。成吉思汗弟斡赤斤后裔,原为蒙古好儿趁部首领。宣德元年(1426)即汗位,实权为阿鲁台所掌握,屡从阿鲁台与瓦剌战争,终不胜。在位十三年,为瓦剌部首领脱懽太师
书名。金蔡珪撰。十二卷。已佚。
即“翰苑集”。
古邑名。春秋郑虎牢邑,后名成皋。战国属韩。在今河南荥阳市西北汜水西。《史记·秦本纪》:庄襄王元年(前249),“使蒙骜伐韩,韩献成皋、巩”;《李斯传》:秦惠王用张仪之计,“东据成皋之险”,均即此。西汉
一种导流或截流的水工建筑物。用长数米的木料绑扎成支架,多为三足鼎立状,插入河中。另在支架中部绑横木上加大石以抵御水流冲力。使用时常多个杩槎连结成长列。每个杩槎的两足在迎水面上铺小横木竹席之类,而后倾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