川北道
清代四川省五分巡道之一。驻保宁府(治今阆中县)。辖保宁、顺庆、潼川三府。参见“川西道”。
清代四川省五分巡道之一。驻保宁府(治今阆中县)。辖保宁、顺庆、潼川三府。参见“川西道”。
一作鱑。古代饮酒器。用青铜铸成,器之式样似一有流之瓢,圆形或方形腹,下有圈足或四足,鋬前有流,流多上昂,有盖,盖前端作兽首形。盛行于商和西周早期。觥
外商企业。清光绪十七年(1891)由法商继承旗昌丝厂重新组建而成。资本八十万两银。有缫丝机近一千台。
官名。唐武则天光宅元年(684),改尚书右丞为文昌右丞。长安三年 (703)再改为中台右丞。神龙元年(705)复旧称。
①西晋置,后废。东魏武定元年(543)分东莱郡置。治黄县(今龙口市东南黄城集)。辖境相当今山东龙口市、栖霞市、海阳市以东地区。属光州。北齐天保七年(556)并入长广郡。②唐天宝元年(742)改登州置。
指突然在夜空中出现,以后经数天、数月乃至数年后又消失的星。其中有一种,今称新星,即一种特殊变星,光度突然增加,在几天里骤增至几千万至几万万倍,不久慢慢减小光度,恢复原来亮度。新星是恒星。还有一种客星,
清雍正十一年(1733)升徐州置。治铜山县(今江苏徐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江苏新沂市、宿迁市以西,泗洪县以北地区和安徽淮北市以北的萧县、砀山等县地。1912年废。
书名。清李慈铭撰。七卷。《越缦堂读史札记》之一种。李氏以明汲古阁本《汉书》为底本,进行校订和释史。王先谦撰《汉书补注》时,曾多所采纳。
书名。张永福撰。一册,十六开本。记述辛亥革命时期南洋华侨和作者从事革命活动的有关史实,一事一叙。附有相当数量的函电、文献和图片。1933年上海中华书局出版。
中国少数民族之一。旧称归化族。主要分布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、塔城、阿勒泰、乌鲁木齐等地,其中以伊犁地区为多,也有一部分散居在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等地。人口13500人(1990年)。使用俄罗斯语
历(歷)战国时惠施的名辩命题。《庄子·天下》:“历物之意”,成玄英疏:“心游万物,历览辩之。”陆德明释文:“分别历说之。”《天下》篇所列十事为:“至大无外,谓之大一;至小无内,谓之小一。无厚不可积也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