右都水长
官名。西汉置,属右扶风,员一人,掌内史右地水利事务。下设右都水丞以佐其事。
官名。西汉置,属右扶风,员一人,掌内史右地水利事务。下设右都水丞以佐其事。
西夏佛教高级职称。可出任功德司副使,参与译、校佛经和重大佛事活动。
科举考试所用文体之一。唐制,明经科以“帖经”试士。举人为应付考试,遂总括经文,编成歌诀,便于熟读,称为“帖括”。《新唐书·选举志下》:“明经者但记帖括。”明清时所行八股文,亦有“帖括”之称。
书名。晋王隐撰。为所撰《晋书》中一志。记西晋初十九州及郡、县建置沿革,可与《晋太康三年地记》互为征验。清毕沅以为《宋书·州郡志》、刘昭注《续汉书·郡国志》、《魏书·地形志》盖以此为准。《水经注》亦多引
官名。北宋大中祥符三年(1010)置,位在枢密直学士上,无吏守,无职掌,惟出入侍从备顾问。多以特恩加赐内外官,带此职者可享受超迁官阶的优待。元丰改制后定为正三品。
官名。东汉建安三年(198),曹操置军师祭酒,陈寿撰《三国志》时,因避司马师讳而改称军谋祭酒。南朝齐末,梁武帝为相国,府中置此职,以何点为之,何点未就。北魏时骠骑将军府亦置。
古历名。三国魏杨伟造。景初元年(237)尚书郎杨伟依据秦汉所采用之《颛顼历》、《太初历》,又损益太史令高堂隆、太史丞韩翊编订之《黄初历》而成,以景初年号命名,并颁行全国。该历定出食限,又推得月食分数法
官名。(1)《周礼》夏官之属。军制二十五人为两,长官为两司马,中士爵。(2)太平天国军队及地方职官。军队基层编制,每卒长辖四两,每两设两司马一人,辖五个伍长、二十个伍卒。官阶以东、西、南、北编营系衔,
历(歷)书名。明末清初黄宗羲撰。一卷。前有序,即《答朱康流论历代甲子书》,说明历代甲子,自鲁隐公元年己未(前722)以下,载籍皆可考据,无有异同;自隐公以上,其说不能归一,《汉志》与《史记》不同。黄道
见“左谕德”。
729—794唐彭城(今江苏徐州)人,字公茂。刘知几孙。通经术,喜辩论。以门荫授太子正字,历涟水令。荐为左补阙,迁屯田、司勋员外郎,司勋郎中。勤于吏职,进给事中。兴元元年(784),改吏部侍郎,知南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