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历代名臣奏议

历代名臣奏议

历(歷)

书名。明永乐十四年(1416)杨士奇等奉敕编辑。凡三百五十卷。所录自商周至宋元,分“君德”、“孝亲”、“郊庙”等六十四门,于历代典制沿革、政事得失,可见其大概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初彭龄

    ?—1825清山东莱阳人,字绍祖,号颐园。乾隆进士,授翰林院编修。乾隆末迁江南道御史,以劾罢协办大学士彭元瑞、江西巡抚陈淮而名重一时。嘉庆四年(1799)出为云南巡抚。六年回京,历刑、工、户部侍郎。屡

  • 王沔

    950—992北宋齐州(今山东济南)人,字楚望。太平兴国进士。授大理评事,擢直史馆。出为京西转运副使,知怀州。太平兴国八年(983),同知贡举,连擢枢密直学士,同签书枢密院事,改枢密副使。端拱元年(9

  • 浑河

    卢沟河在元、明以后的别称,因河水浑浊得名,亦称小黄河(《元史·河渠志》、《长安客话》)。即今北京、天津、河北境内的永定河。元代浑河自麻谷(今石景山北麻峪)以下分为二派,一东流至通州(今北京市通州区)南

  • 少庶子

    见“庶子”。

  • 太子陵令

    官名。唐置,宗正寺太子陵长官,掌守护太子山陵,员一人,从八品下。其下设丞。

  • 明史案

    书名。明末清初黄宗羲撰。二百四十卷。为明代史事之汇编,已散佚,现存之《行朝录》,即为其中一部分之稿本。

  • 颛顼历(曆)

    中国古代的规整历法之一。制作并始行用于春秋战国时期,秦统一后颁行于全国,至汉武帝太初元年(前104)为《太初历》所代替。以十月为岁首,置闰于年终,称为后九月。以一回归年为365 1/4日,以十九年七闰

  • 拍鼓

    即“腰鼓”。

  • 定远县

    南朝梁天监三年(504)置。治今安徽定远县东南。隋仁寿元年(601)改为临濠县。唐武德二年(619)复名定远县。属濠州。天宝四载(745)移治今定远县。南朝梁为定州、定远郡治;北齐为广安郡治。元末红巾

  • 佐将

    官名。太平天国后期增设之朝上职官。天历庚申十年(清咸丰十年,1860)始设。此前,为军中带兵官之通称,后逐渐演变为次于主将的正式职官。又有大佐将之职,官阶亦低于主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