勋武前锋正都督
官名。北齐置。为左右卫府直荡属官,统勋武前锋副都督及勋武前锋五职等,禁卫宫掖。七品上。
官名。北齐置。为左右卫府直荡属官,统勋武前锋副都督及勋武前锋五职等,禁卫宫掖。七品上。
?—901唐末宦官。累升为枢密使。乾宁二年(895)任神策军左中尉。光化三年(900),与右中尉王仲先幽禁昭宗,立太子裕为帝。次年,都将孙德昭、董从实等受崔胤指使,支持昭宗复位。他和王仲先等都被杀。
地名。亦作勐烈。傣语音译,意为“河边平坝”。在今云南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中部偏南。清代属云南元江州。乾隆中曾开辟街市。
一作有邰、骀,亦作斄。在今陕西武功县西南。相传是周始祖后稷封国(一说是姜嫄之国).至公刘皆居于此。《诗·大雅·生民》:“即有邰家室。”《左传》昭公九年(前533):詹桓伯曰:“我自夏以后稷,魏、骀、芮
?—497北魏时高昌王。太和二十一年(497)遣司马王体玄至魏求举国内徙。高昌国人情恋本土,遂杀儒,立麴嘉为王。
官名。(1)经略使之简称。(2)明置,为朝中派出总制一方军务的重臣,称经略某地或某军务,后渐成官名。始于永乐十年(1413)侍讲杨荣经略甘肃。多以尚书、侍郎、都御史等官出任,权力极大。清初曾沿置,中叶
唐天宝元年(742)改江州置。治浔阳县(今九江市)。辖境相当今江西德安、都昌二县以北地区。乾元元年(758)复为江州。
西汉元朔二年(前127)置。治朔方县(今内蒙古杭锦旗北),辖境相当今内蒙古河套西北部及后套地区。东汉移治临戎(今内蒙古磴口县北)。东汉末年废。东汉时匈奴南单于分部众屯此,助汉守边。
官署名。辽代置。南面官,掌南京道漕米、盐铁等转运事。始置于开泰三年(1014)。亦称“燕京转运使司”。设转运使、知事、同知、副使、判官等职。
①隋开皇十六年(596)改贝丘县置。治今山东临清市东南康庄南。属清河郡。唐属博州。北宋熙宁二年(1069)徙治明灵寨,在今山东高唐县西南清平。属大名府。元属德州。明清属东昌府。1956年并入高唐县。②
官名。唐贞观十一年(637)置,为正八品上武散官。宋初因之。元丰改制,唯蕃官仍授,余者并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