制使
见“制置使”。
见“制置使”。
科举考试用语。即指考官、考生进入考场。闱,考场之意。历代对考官、考生入场时间均有具体规定,考官要先于考生入场,且入闱时对考官、考生尚有具体要求,如考官不得随意带侍从,考生要经过搜检等。考试结束,考官、
明清时地方各道主官统称。亦称道台、观察。参见“道⑥”。
官名。隋开皇六年(586)始置,大业三年(607)改职方承务郎。唐武德三年(620)复置为员外郎。员一人,从六品上。为尚书省兵部职方司副长官,与郎中共掌天下地图、城隍、镇戍、烽候等事。龙朔二年(662
官名。亦作兵曹参军。隋代诸卫、诸率、诸王府、诸州皆置,正七品至正九品、视正八品至视正九品不一。开皇三年(583)改司兵参军事,十二年雍州又改兵曹从事置。大业三年(607)皆改名司兵书佐。唐高祖以诸王府
1572—1625明湖广应山(今属湖北)人,字文孺,号大洪。万历进士。授常熟知县,累迁兵科右给事中。泰昌元年(1620)迫李选侍移宫。天启二年(1622)任礼科都给事中。四年进左副都御史。上疏劾魏忠贤
官名。(1)汉代御史中丞之别称。(2)三国吴置,员一人,掌监察群臣。
?—前65西汉涿郡蠡吾(今河北博野西南)人,字子都。少为郡吏。后历任州从事、平准令、阳翟令、京辅都尉、守京兆尹等职。以与议尊立宣帝,赐爵关内侯。迁颍川太守。郡有豪强原氏、褚氏,宗族宾客横恣,前二千石莫
芒山、砀山的合称。《汉书·高帝纪》:“高祖隐于芒、砀山泽间。”
?—前160西汉魏郡(治今河北临漳西南)人,字次公。明经为郡文学,以孝廉为郎。后任卫司马,卫卒有病者抚慰临问,甚得众心。宣帝以为太中大夫。因奉使称意,擢为司隶校尉。刺举无所回避,公卿贵戚莫敢犯禁。为人
即“干辛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