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都护府
唐代自贞观年间初设安西都护府、燕然都护府后,续有增改分并,至开元、天宝时,西有安西、北庭二府,北有安北、单于二府,东有安东府,南有安南府,合称六都护府。用以统辖诸羁縻府、州和各降附部族、属国。安史之乱后,渐次撤废。贞元以后但存单于、安南二府,会昌中或末又改单于为安北。
唐代自贞观年间初设安西都护府、燕然都护府后,续有增改分并,至开元、天宝时,西有安西、北庭二府,北有安北、单于二府,东有安东府,南有安南府,合称六都护府。用以统辖诸羁縻府、州和各降附部族、属国。安史之乱后,渐次撤废。贞元以后但存单于、安南二府,会昌中或末又改单于为安北。
1665—约1749清福建长汀人,字文佐,号竹庄。擅诗画篆刻,善人物、山水,于唐寅、仇英之外,别树一帜。与黄慎为闽派人物画之祖。著有《晚笑堂画传》、《晚笑堂竹庄诗集》。
1842—1917清末湖南长沙人,字益吾,人称葵园先生。同治进士。历任翰林院编修、国子监祭酒,参与国史馆编纂工作。后任云南、江西、浙江等地乡试考官,江苏学政及湖南岳麓、城南书院院长。戊戌维新时期反对变
宋代直史馆的简称。
选官制度。汉代规定:由公卿、列侯、刺史及郡国守相等推举人才,由朝廷考核后任以官职。始于汉文帝,至武帝时形成较为完备的制度,主要有岁举和诏举。岁举一年一次,由刺史、郡国守相察举孝廉及秀(茂)才等。诏举则
书名。(1)明郭子章撰。六十卷。子章,字相奎,江西泰和人,官至贵州巡抚。成书于万历三十一年(1603)。中缺第二十五、二十六两卷。内容包括贵州全省大事、星野、舆图、山水、灾祥、群祀、止榷、艺文、学校、
东晋人。成帝时为黄门郎,康帝时为侍中。著有《三国志评》。
1122—1180金沧州乐陵(今属山东)人,号无忧子。道教大道教创始人。自称年青时遇一老叟授以《道德经》要言,自此玄学顿进。传教时以召神劾鬼之术为人治病,一时信者甚众。提倡“见素抱朴,少思寡欲,虚心实
魏、晋、南北朝时指诸侍中之主要值事者,由侍中轮流担任。舆驾出时,由其主持仪式,并负玺陪乘。
①秦置。因在范水之北得名。治今河北定兴县西南固城镇。属广阳郡。西汉景帝封匈奴降王代为范阳侯,后复为县,属涿郡。更始三年(25),刘秀为尤来、大枪、五幡所败,归保于此。三国魏属范阳郡。北魏孝昌二年(52
①旧指达到服劳役年龄的青壮年男子。宋代则作为乡役名。轮差乡村第四、五等户充当,隶属于*耆长。熙宁三年(1070)行免役法,各地壮丁并未全部改为雇役。实行保甲法后,废壮丁。②旧指服兵役的青壮年男子。陶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