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五岳

五岳

岳一作嶽。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。传说为群神所居,历代帝王多往祭祀。《礼记·王制》:“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,五岳视三公,四渎视诸侯。”唐中宗封西岳为金天王,其后唐玄宗、宋真宗曾封五岳为王、为帝。明太祖尊五岳为神。《尔雅·释山》对五岳有两种说法:篇首云:“河南华、河西岳、河东岱、河北恒、江南衡。”下文又云:“泰山为东岳,华山为西岳,霍山为南岳,恒山为北岳,嵩山为中岳。”后世对此有不同解释。五岳制度实始于汉武帝,谓尧、舜时即已有之,乃汉代经学家的附会。汉宣帝时确定以今河南嵩山为中岳,山东泰山为东岳,安徽天柱山为南岳,陕西华山为西岳,河北恒山(今曲阳县西北)为北岳。其后又改今湖南衡山为南岳。隋文帝后遂成定制。明弘治中于今山西浑源县恒山建北岳庙。清顺治中移祀北岳于此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雷允恭

    ?—1022北宋开封人。宦官。初为黄门,后迁西京作坊使、普州刺史、入内内侍省押班。章献刘太后初临政,他与丁谓勾结,机密事都由他传达禁中,势倾中外。真宗葬,以擅作主张改变陵穴,论死。

  • 廉恂

    即“廉米只儿海牙”。

  • 胡渭

    1633—1714清浙江德清人,原名渭生,字朏明,号东樵。少孤,好学不辍,遭兵祸,颠沛流离,犹手不释卷。十五岁为县学生,后屡试不第,遂绝意科名。曾参与修撰《一统志》。所著《禹贡锥旨》,于山川形势、河道

  • 绳地

    清代分给旗庄庄头的田地。丈量旗地、官庄、屯田用绳作单位,一绳为四十二亩。清初凡百姓带地投充或愿领入官地亩者皆为纳银庄头,各给之。

  • 韦番长官司

    土司名。明洪武十五年(1382)改元韦番蛮夷长官司置。长官韦姓。唐末,其先祖随南宁州刺史龙得寿戍南宁(今贵州惠水县卧龙),守其地,号韦番,又号牟韦番,宋时曾入贡。元至元十五年(1278)归附,授长官职

  • 课程

    泛指按税率交纳的赋税。《金史·孙铎传》:“铎上言:‘民间钞多,宜收敛。院务课程及诸窠名钱须要全收交钞。’”元代课程一般指盐、茶、酒等各种额外课,有时也泛指包括科差、税粮在内的一切赋税。

  • 六博

    古代一种赌输赢的游戏。本作六簿,亦作陆博、博。游戏者二人各以六枚棋子争胜负,故称六博。其玩法大约是:在一狭面六格、宽面十二格的正方形棋盘的正中,有一格“水”,“水”中有三“鱼”。棋子十二枚,黑白各六。

  • 田锡

    940—1004北宋嘉州洪雅(今四川洪雅西)人,其先京兆(今陕西西安)人。字表圣,原名继冲。太平兴国进士。历任通判、转运判官,改左拾遗、直史馆。慕魏征为人,以谏诤为己任,屡上疏直言时政得失。迁知制诰。

  • 李光

    1078—1159宋越州上虞(今属浙江)人,字泰发。崇宁进士。宣和末,累迁至司封员外郎。靖康初(1126),由右司谏为殿中侍御史,言天下财用竭于朱勔、蔡京、王黼,反对弃地事金。高宗即位,知江州,徙知宣

  • 督捕清吏司

    官署名。清代刑部下属机构。简称督捕司。掌督捕旗人逃亡之事。顺治十一年(1654)置督捕衙门,隶兵部。康熙三十八年(1699)并入刑部。机构扩大,分为督捕前、后二司及督捕厅。雍正十二年(1734)将督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