乌耆
见“焉耆”。
见“焉耆”。
即“切尽黄台吉”。
309—347晋太原晋阳(今山西太原西南)人,字仲祖,小字阿奴。晋哀帝靖皇后之父。少放纵不羁,不为乡曲所齿。晚乃虚己应物,以清约见称,与沛国刘惔齐名。司徒王导辟为掾,出补长山令,徙中书郎。善隶书,能言
约546—约612隋富阳(今属浙江)人,字仲通。为人好学,耿介自持。仕陈,为太学博士、南狱正。陈亡归家。开皇十年(590),江南高智慧等起兵反隋,晋王杨广(炀帝)镇江都,令往招降,说下十七城,得渠帅陈
1856—1918清末奉天铁岭(今属辽宁)人,隶汉军正白旗,字俊臣,号小坡、叔问,又号冷红词客等,别署大鹤山人。光绪举人,任内阁中书。后旅居苏州四十余年。能词,兼善金石、书画、医学。精通音律。其词功力
原作许市,南宋时改作“浒墅”(《吴船录》、《入蜀记》)。即今江苏吴县西北浒墅关镇。《明史·世宗纪》:嘉靖三十四年(1555),“苏松巡抚都御史曹邦辅败倭于浒墅”,即此。
①唐贞观七年(633)置。因龚江为名。治平南县。辖境相当今广西平南县地。属岭南道。北宋属广南西路。政和元年(1111)废,三年复置。南宋绍兴六年(1136)废入浔州。②即“袭州”。龚沦(1738—17
官名。明代置,掌督南京粮储之事。以南京都察院都御史或南京户部侍郎充任。
书名。清沈启亮编。为最早的大型满汉对照辞典。十四卷,另附《清书指南》三卷。共收词条九千余,按满文字母顺序编排,查找使用方便。内容虽不及后世所编《清文鉴》、《清文汇书》详尽,但注释中保留不少清初满文古义
官名。元至正二十四年(1364)正月,朱元璋于应天府(今江苏南京)自立为吴王,设中书省,置右相国为中书省长官,正一品,位在左相国上。吴元年(1367)改百官礼仪,以左为上,遂改原右相国为左相国。明洪武
官署名。清光绪三十三年(1907)设立。受理凡不服地方审判厅判决之案而控告者,及不属大理院之宗室、觉罗第一审案件。于重罪为二审,轻罪为终审。置厅丞一人,掌理厅务,监督下级审判厅。下设刑科、民科,置推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