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举人

举人

科场称谓。始见于汉,因由各地官吏荐举,故名。后俗称举人,专指科举制度中应贡举考试的各科士人。隋、唐、五代时为进士科由官府,特别是州、县、馆、监送往尚书省参加礼部或吏部考试者,意为应举之人。唐制,举人又称进士、贡士,如德行乖僻,不与举状相符,则贡举者受罚。宋承唐制,凡应贡举考试的各科士人,均称“举人”,俗称“举子”。登科即授官,应试不合格须再应举。无“出身”,但可免除丁役、身丁钱米;曾赴礼部试者,犯徒以下公罪和杖以下私罪,均许赎。明清则作为乡试中式者之专称,作为一种出身资格,有新中式、下第、坐监、署教和正榜、副榜之分,可于次年进京会试,亦可直接授官。《明史·选举志》:“三年大比,以诸生试之直省,曰乡试,中式者为举人。”《称谓录》卷二十四:“古称所举之人为举人,未尝定为名目。而称乡试中式曰举人,则自明始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勾城塘

    水塘名。在唐淮南道扬州江都(今江苏扬州)。贞观十八年(644)扬州长史李袭誉筑,引雷陂水,长广十八里有奇,溉田八百顷。

  • 韩非

    前280—前233战国末韩国人。法家主要代表人物。师事荀子。曾数次上书韩王安修明法度,不见用。著作传入秦国,得秦王政赏识。后出使秦国,得见秦王。不久遭李斯、姚贾谗害,自杀于狱中。其学说兼采商鞅、申不害

  • 飞钩

    又名钩、钩梯。古代攻城器械。《六韬·虎韬·军用》:有飞钩长八寸,钩芒长四寸,用以钩着城壁,援引而上。其用途与梯同,故又称构梯,但形状与梯大异。《墨子·备城门》言攻城有十二种方式,其一叫“钩”,即用飞钩

  • 求益斋全集

    书名。清强汝询撰。二十卷。强氏字荛叔,江苏溧阳人,咸丰举人,选授教谕未赴任,老成积学。是书计读书记六卷,随笔二卷,汉州郡县吏制考二卷,金坛见闻记二卷,文集八卷。书中《海防议》于练兵、造船、制器、筹饷、

  • 张曾敭

    1852—1920清末民初直隶南皮(今属河北)人,字小帆。清同治进士。历任福建盐法道、广西布政使、山西巡抚等职。光绪三十一年(1905)调任浙江巡抚。三十三年派绍兴知府贵福率兵包围大通学堂,捕杀秋瑾,

  • 吹没辇

    即“碎叶川”。

  • 镇军将军

    官名。东汉建安末刘备置。三国魏定为三品,蜀、吴亦置。西晋武帝泰始五年(269)罢,六年复置,三品。位在镇军大将军下,与中军、抚军三号将军位比四镇将军。主要为中央军职,但亦可出任地方军事长官,并领刺史等

  • 栏杆机

    织机名。用于生产丝带的织机。因少数民族多喜用平行的几根丝带并列组成边饰,貌似栏杆而得名。机织丝带约出现于隋唐后,并有专门生产丝带的作坊。元明时,风行金线丝带。清代花色品种繁多。近代为“8”字形交叉式的

  • 徐乾学

    1631—1694清江南昆山(今属江苏)人,字原一,号健庵,学者称玉峰先生。康熙进士。官至刑部尚书。因与高士奇、王鸿绪结伙同权臣明珠争权,被劾乞归。归里后因纵容亲友横行,被夺职。曾任《明史》、《清会典

  • 大魏诸州记

    书名。一作《魏诸州记》、《后魏诸州记》、《后魏风土记》等。作者不详。二十一卷(一作二十卷)。为北魏全国总志。原书已佚。《水经注》、《初学记》、《元和郡县志》、《太平御览》、《太平寰宇记》等皆有引文,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