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计
官名。职掌同*计相,主国家财赋,计其出纳。《史记·张丞相列传》:“迁为计相,一月,更以列侯为主计四岁。”裴骃集解引张晏曰:“以列侯典校郡国簿书。”司马贞索隐:“谓改计相之名,更名主计也。此盖权时立号也。”
官名。职掌同*计相,主国家财赋,计其出纳。《史记·张丞相列传》:“迁为计相,一月,更以列侯为主计四岁。”裴骃集解引张晏曰:“以列侯典校郡国簿书。”司马贞索隐:“谓改计相之名,更名主计也。此盖权时立号也。”
官名。北魏太和十五年(491)置。十七年定为三品上。二十三年复次职令,未载。
即“空海”。
又称叔处。西周初人,姬姓,名处,一说名武。周文王之子,武王之弟。灭商后,武王封功臣兄弟,被封于霍(今山西霍州西)。一说为三监之一。成王时与管叔、蔡叔同谋叛乱。周公平乱后,降为庶人,三年后恢复封国。
即通密繖布喇,亦作端美三布扎。唐时吐蕃学者。早年被松赞干布派赴印度学习。学成返藏,潜心于语言学和佛经的翻译工作。曾参照梵文字体创制藏文。著有《三十颂论及相转论》,《通密谷风声论》等。
即“税钞”。
1752-1786清山东曲阜人,字众仲,一字㧑约,号顨轩。 名所居曰仪郑堂。乾隆进士。官翰林院检讨。曾受业于戴震、姚鼐。通经史、小学。长于《三礼》及《公羊春秋》。著《春秋公羊通义》,不专
见“斋郎”。
官署名。唐开元十二年(724)置北都(今山西太原)军器库,保管军械,二十五年废。北宋置军器什物库,简称军器库,掌贮军器什物,按籍颁发。元丰改制,隶卫尉寺。金置为军器监下属机构,掌甲胄兵仗,设使、副使领
即“阿布勒巴木比特”。
亦作圈(《公羊传》),春秋国名。都锡穴(今陕西白河县东南)。有今湖北、陕西毗邻地区。与楚为邻。《左传》文公十一年(前616):“楚子伐麇,成大心败麇师于防渚。潘崇复伐麇,至于锡穴。”后灭于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