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中谏

中谏

唐代左、右补阙的别称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赵利

    亦作赵刻。战国时赵国人。魏文侯三十八年(前408),魏借道于赵攻中山,赵烈侯不许。他认为魏如攻中山不克,则魏必疲惫,魏若拔之,必不能越赵而有中山,“是用兵者魏,而得地者赵也”。因劝烈侯许之。见《战国策

  • 僮仆(僕)

    即奴婢。参见“僮”、“奴婢”。

  • 可汗浮图城

    见“金满城”。

  • 方岳

    ①(1199—1262)南宋歙州祁门(今属安徽)人,字巨山,号秋崖。绍定进士。历南康军及滁州教授、太学正、宗学博士等。淳祐中,知南康军,后知袁州,先后忤贾似道、丁大全,被劾罢官。性刚正,诗与刘克庄齐名

  • 浸铜要略

    见“胆铜”。

  • 驳马

    古突厥北部落之一。地近北海(今贝加尔湖)。因其“马色并驳”,故名;突厥谓驳马为曷剌,亦名曷剌国。又名弊剌、遏罗支。永徽中,与唐通使。有人怀疑为拔悉蜜之异译。

  • 刑部司

    官署名。隋唐五代尚书省刑部之头司。掌律令格式及按覆刑狱等政。若由本司郎官与御史及大理司直评事会审疑案,称小三司。长官有刑部郎中二人,刑部员外郎二人为佐,另有刑部主事等。隋大业三年(607)改宪部司。唐

  • 仓司

    宋代各路提举常平司的简称。

  • 赉哈木图拉

    即“赖和木图拉”。

  • 枣祗

    东汉末颍川长社(今河南长葛东)人,本姓棘。曹操用为东阿令。兴平元年(194),陈宫在兖州叛迎吕布,乃率吏民坚守,与荀或、程昱共保鄄城、范、东阿三城以待操。后为羽林监。是时岁饥旱,军食不足,建安元年(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