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燕郡
东晋分濮阳国置。治东燕县(今延津县东北)。辖境约当今河南延津、滑县等县地。《资治通鉴》:东晋太和四年(369),桓温“以毛虎生督东燕等四郡诸军事,领东燕太守”,即此。北魏废。
东晋分濮阳国置。治东燕县(今延津县东北)。辖境约当今河南延津、滑县等县地。《资治通鉴》:东晋太和四年(369),桓温“以毛虎生督东燕等四郡诸军事,领东燕太守”,即此。北魏废。
台湾高山族之一部。分布于北部和西部平原,又自北而南再分为凯达加兰人、噶玛兰人、道卡斯人、巴则海人、巴布拉人、巴布萨人、邵人、和安雅人、西拉雅人和马卡道人。由于接近汉族,社会经济、文化生活受汉族影响较大
步兵用的盾。
①俘虏。《战国策·韩策一》:“左挈人头,右挟生虏。”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:“程郑,山东之迁虏也。”《礼记·曲礼上》:“献民虏者操右袂。”②奴隶。《韩非子·显学》:“严家无悍虏。”《史记·李斯列传》司马贞
荀子逻辑术语。与“别名”相对。认为事物虽千差万别,若有相同的性质,即可归入一类。共名指一类事物之名称,相当于属概念。别名相当于种概念。共名与别名依据概念间的属种关系而划分,如“动物”与“牛”、“马”,
元宪宗皇后。弘吉刺氏忙哥陈之女(《史集》作亦乞列思部兀剌台之女)。生子二人:斑秃、玉龙答失。世祖至元三年(1266),追封贞节皇后。
战国置。汉属中山国。治今河北无极县东北邢邑镇。东汉章帝时改为汉昌县。
隋室韦五部之一。在契丹北,今嫩江流域及内蒙古兴安盟、呼伦贝尔盟一带。下分二十五部,酋长称余莫弗瞒咄。
战国时人。韩襄王十二年(前300),韩相国公叔派冯君使秦,又恐被秦拘留,因使他言于秦昭王毋留冯君。见《战国策·韩策二》。
官名。南朝梁天监七年(508)置,与抚北、抚东、抚南将军合称四抚将军。为施用于境外武职二十四班中的二十三班,地位相当于征西将军。
书名。元吴莱撰。十二卷。吴莱学识宏博,与黄溍、柳贯齐名,卒后,门人宋濂等私谥为渊颖先生,并编遗稿为此集。卷一赋,卷二至卷四诗,卷五至卷十二文,末附《渊颖先生碑》、《谥议》两篇,合为一卷。有元至正刻本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