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三礼

三礼

《仪礼》、《周礼》、《礼记》的合称。东汉郑玄兼注三书,合称《三礼注》,盛行于当时,开创三礼学之综合研究,为历代经学家所继承。晋王肃撰《三礼解》,与郑玄异。南北朝时,三礼学特盛,南北士族经学家以精研三礼著名者辈出,南北经学之三礼学复定于一尊。唐孔颖达撰《礼记正义》,贾公彦撰《周礼义疏》及《仪礼义疏》,皆以郑注为主。宋朱熹、陈详道治三礼,极务详博,掊击郑学。清江永撰《礼经纲目》、秦蕙田撰《五礼通考》。而治礼学最称详审者有孙诒让《周礼正义》、胡培翚《仪礼正义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左匡政

    官名。即尚书省左仆射。唐龙朔二年(662)改,咸亨元年(670)复名左仆射。

  • 私属

    原见于先秦典籍。新莽时用以名奴婢。据《汉书·王莽传》,始建国元年(9),莽以秦以来置奴婢之市,与牛马同栏,缪于“天地之性人为贵”之义,下诏更名奴婢曰“私属”,禁止买卖。后坐买卖田宅奴婢等自诸侯卿大夫至

  • 杜曾

    ?—319西晋新野(今属河南)人。始为新野王司马歆镇南参军。历华容令、南蛮司马。凡有战阵,勇冠三军。永嘉之乱,胡亢聚众于竟陵,自号楚公,假之为竟陵太守。寻杀亢,并其众,自号南中郎将,领竟陵太守。后败陶

  • 杜格拉特

    蒙古部落之一。十四世纪居天山以南,为察合台后王所据蒙兀儿斯坦(汉文作别什八里,后改称亦力八里)的主要部落。首领布拉吉曾拥立秃黑鲁帖木儿为察合台汗。后布拉吉之子忽歹达又立秃黑鲁帖木儿之子黑的儿火者为汗。

  • 三洲日记

    书名。清末张荫桓撰。八卷。张氏于光绪十一年(1885)六月奉命出使美国、西班牙、秘鲁,十二年二月启程,取道日本赴美。十五年任满,转由欧洲回国。此编即当时日记。起光绪十一年六月十六日,迄十五年十一月十三

  • 舆鬼

    见“鬼宿”。

  • 四子部落

    清内蒙古部名。成吉思汗弟哈撒儿后裔诺延泰有四子,分牧而处,后遂成为部名。明时游牧于呼伦贝尔地区,称阿鲁蒙古。后徙牧于阴山北。天聪四年(1630)归附后金。顺治八年(1651)设旗。嘉庆间有佐领二十。牧

  • 驿

    供传达军政公文者及来往官吏、使臣途中歇息、换马(船)之所。战国时已设。汉有驿使负责传递公文,以车传送称“传”,以马传递称“驿”,步递则称“邮”,一般三十里设一驿。唐时,因汉制,凡三十里设一驿,全国共有

  • 右武郎

    武阶官名。宋徽宗政和二年(1112)重定武臣阶官名,改西上閤门副使置,从七品。

  • 汴绣

    指产于河南开封的刺绣。北宋时开封称汴京,故名。北宋时汴绣技艺已很高,并在汴京设文绣院,内有绣工三百余人,专为朝廷绣制御用服饰。民间有“绣巷”,聚集大批绣工,繁盛一时,后一度衰落。清代又有复兴,并多以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