将军名号,王莽置,孔仁曾任此将军。见《汉书·王莽传》。
官名。明太祖吴元年(元至正二十七年,1367) 于将作司置,为本司长官。一人,正三品。洪武元年(1368)改将作司隶工部,六年,改正六品。十年,罢。
清朝知府别称。黄堂乃古时太守之厅堂,以知府之地位略同于太守,故名。
即按规定每月参拜皇帝一次的官员,称月参官。参看“月参”条。
官名。太平天国军中给事官。见“军中典官”。军中杂职官名。太平天国设置,员额一人,官阶为职同监军。专管军中所需的绳索。
太平天国后期在“王”下陆续增设的“六等爵”之一。由“义王”演变而成。1856年,杨韦事件后,翼王石达开入京辅政,被推为“义王”,辞未受。后出走,始有是爵。位在王爵之下,列“六等爵”之首。系衔加“天”字
官名。北齐置,东市署长官,掌邺城东市的事务。属司州牧。从七品。
见“译官”。
宋朝官文书名。又称改官举状、京状。即高、中级官员向朝廷推荐选人磨勘改为京官的奏状。每年或分上、下半年依名额荐举,一个名额称一“京削”。宋代高中级官员向朝廷荐举选人,经过磨勘改为京官的一种奏状。又称改官
审判机构名。清末置,由大理院刑科主管,掌审判不服京师高等审判厅判结的上诉案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