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驺奴

驺奴

官奴为御者之称。掌驾御之官称驺,以奴为驺者称驺奴。《汉书·龚遂传》:“王尝久与驺奴宰人游戏饮食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籍田令

    官名。亦作藉田令。西汉文帝二年(前178)始置,管理籍田之事,隶大司农。籍田即每年春耕前皇帝率群臣在专辟的土地“籍田”上行耕作之礼,以示重视农耕。籍田所获谷物供宗庙祭祀之用。东汉省。西晋武帝泰始十年(

  • 陕西汉中道肃政廉访司

    官署名。元朝地方监察机构,由提刑按察司改立,简称陕西道廉访司。置司凤翔,隶陕西诸道行御史台。成宗大德元年(1297)罢,三年复立于京兆,七年迁回凤翔。监治奉元、廷安、兴元、巩昌等路。参见“肃政廉访司”

  • 僧会司僧会

    官名。明、清各县僧会司主官。详“僧会”。

  • 武卫常侍

    武官名。南朝陈置,为前代武骑常侍的改名。参见“武骑常侍”。

  • 堂札

    文书名。下行文。宋朝称“堂札子”,系中书行遣小事时所颁公文。清朝称“堂札”,即堂官委派属员差务时所颁公文。

  • 保官

    三国魏关押质任的机构。官亦作宫。《三国志·魏明帝纪》裴松之注引《魏略》:“保官空虚,初无(资)〔质〕任。”参见“质任”。

  • 中书门下内省

    宋代俗称中书门下为中书门下内省,详见“中书门下”。

  • 场长

    官名。盐场的长官。清朝称盐大使,民国初年称盐场知事,后改称场长,掌管一场的盐务行政。

  • 圆审

    又称九卿会审。明清司法制度。遇大案、要案及难决之案,三法司会审仍不决,便会同吏、户、礼、兵、工五部长官,通政使司通政使共同审理。

  • 染院

    官署名。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(978),改染坊置,分东、西二院,隶少府监,掌染丝枲币帛。真宗咸平六年(1003),并为一院。以京朝官、诸司使副或内侍一人为监官,三班使臣一人为监门官。宋少府监所属机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