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银青光禄大夫

银青光禄大夫

官名。东晋置,即原“光禄大夫”。《通典》卷三四《光禄大夫》:“魏晋以来无员,其左、右光禄大夫、光禄大夫皆银章青绶,其重者诏加金章紫绶,则谓之金紫光禄大夫。其重者既有金紫之号,故谓本光禄为银青光禄大夫。”北周置,分设左、右。隋初为正三品散官,炀帝改从三品。唐因之。北宋前期为从三品文散官。神宗元丰三年(1080)废文散官,遂为新寄禄官,取代旧寄禄官户部、礼部、兵部、刑部、工部尚书,升为从二品。哲宗元祐三年(1088),分左右两阶。徽宗大观二年(1108),以左银青光禄大夫为银青光禄大夫,右银青光禄大夫为光禄大夫。参见“光禄大夫”。


官名。秦代光禄勋属官有中大夫,汉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光禄大夫,银章青绶,掌议论,属光禄勋。魏晋以后,左右光禄大夫、光禄大夫皆银印青绶,其重者诏加金印紫绶,原光禄大夫为银青光禄大夫。北魏、北周皆有银青光禄大夫。见《通典·职官十六·光禄大夫以下》。唐宋银青光禄大夫为从三品文散官,金为正二品下,元为正一品。见《新唐书·百官一·吏部》、《宋史·职官九·文散官》、《金史·百官一·文官九品》、《元史·百官七·文散官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大理院刑科第一庭

    审判机构名。清末置,由大理院刑科主管,掌审判特别交办及国事犯罪案件,并详核京内外重大死刑案件。庭长由刑科推丞充任。

  • 北试

    太平天国科举制度中京试的一种,规定每年在北王生日举行。北王出生在六月,故定北试的日期为六月二十日。天京事变后停废。参见“京试”。

  • 司射

    ① 官名。春秋战国置。主司射仪礼节。《仪礼·蒸礼》:“若射,则大射正为司射,如乡射之礼。”贾公彦疏:“蒸礼轻,又不主射,故射人为摈又为司正。至射时,大射正为司射,大射之时略于蒸,主于射,故大射正为摈,

  • 鸿胪寺右少卿

    官名。明朝鸿胪寺置,一人,从五品。详见“鸿胪寺左少卿”条。

  • 选职

    指掌管选任官吏的官署或官员,一般指吏部尚书或选曹尚书之职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薛综传》:“赤乌三年,徙选曹尚书。五年,为太子少傅,领选职如故。”

  • 内行尚书

    官名。北魏置,为皇帝左右的亲信官员。赵万里《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》图版二一九《王昌墓志》:“(王昌为)散骑常侍、中书监,内行尚书,使持节、镇东将军、都督幽州诸军事、幽州刺史、长乐定公之子。”

  • 主射左右

    官名。即太子左右内率府所统备身左右,隋炀帝大业三年(607)改名,唐朝复名备身左右。参见“备身左右”。

  • 黄素勋簿

    北魏记载将士军功勋劳的文书,因其写于黄素之上,故名。详见“勋书”。

  • 日御

    官名。周朝置。诸侯国掌历法之官。《左传·桓公十七年》:“天子有日官,诸侯有日御”。“日御不失日 ,以授百官于朝。”杜预注:“日官平历以班诸侯,诸侯奉之不失天时以授百官。”杨伯峻注:“天子之日官定历以颁

  • 侠毂队主

    官名。南朝宋、齐置。亦作夹毂。统侠毂队,是皇帝及诸王的随身护卫。如分置左右,则称左、右侠毂主,掌骑兵者称马左、右夹毂主。武官名。《南史·王敬则传》记王敬则“善拍张,补刀戟左右。宋前废帝使敬则跳刀、高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