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警巡院

警巡院

官署名。辽、金、元皆罢。设于都城内,管理民政。辽五京置使、副使。金诸京亦设,使正六品,下设副、判官。元大都城设左、右警巡院,隶大都路总管府,上都置警巡院,秩均正六品。设达鲁花赤、使、副使、判官。


官署名。金置诸京警巡院,掌平理狱讼、警察别(所)部等。其官有使一人,正六品,掌平理狱讼、警察别(所)部,总判院事;副使一人,从七品,掌警巡之事;判官二人,正九品,掌检稽失,签判院事。见《金史·百官三·诸京警巡院》。

元世祖至元六年置大都路左右警巡院,秩正六品,领民事及供需。设达鲁花赤各一员、使各一员、副使、判官各三员、典使各三员、司吏各二十五人。成宗大德九年,又置大都警巡院。掌治都城之南;其官有达鲁花赤一人、使一人、副使二人、判官二人、典史二人、司吏二十人。见《元史·百官六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白鹭

    官名。北魏置。《魏书·官氏志》: “以伺察者为候官,谓之白鹭,取其延颈远望。”职掌参见“候官”。官名。北魏时管伺察候望的官员。《魏书·官氏志》:“(道武帝拓跋珪)制定官号……皆拟远古云鸟之义……以伺察

  • 恭信宫人

    参见“恭使宫人”。

  • 左熊卫大将军

    官名。渤海国十卫之一左熊卫长官,置一人。

  • 赃罚库司库

    官名。清朝刑部所属脏罚库之长官。额设满洲一人,正七品。掌收贮现审案内脏赎银两及没收各物,会其数以送户部。光绪三十二年(1906)裁。

  • 小司寇上大夫

    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置,北周沿置。秋官府次官,员二人,省称小司寇。佐大司寇卿掌刑政,主持刑法的制订及执行。正六命。隋文帝开皇元年(581)罢。官名。北周仿《周礼》之制设置,为大司寇卿的副职。《

  • 行军司马

    官名。西魏、北周时有军事行动时临时设置,事迄即罢。尉迟炯伐蜀时,柳敏自吏部郎中任此职,掌军中筹略。唐、五代时置为节度使主要幕僚,掌本镇军符号令、军籍、兵械、粮廪、赐予等事务,权任甚重。唐德宗以后,常继

  • 香河等处巡检司

    官署名。元置,见“尚供总管府”。

  • 九关通事副使

    官名。明初殿庭仪礼司官,位在九关通事使之下。六人,从八品,协掌赞导礼仪之事。参见“九关通事使”。

  • 宿直详稳

    官名。辽置,见“宿直司”。

  • 左宗人

    官名。明清宗人府之职官。分掌皇族属籍、纂修玉牒之事。明洪武二十二年 (1389) 设,左、右各一人,位左、右宗正下,以勋戚大臣兼充,正一品。清顺治九年 (1652) 沿设,左、右各一人。初由贝勒、贝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