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职方

职方

①《周礼》官名。掌天下地图及四方职责。②官署名。西魏、北周置,隶夏官府,设官职方中大夫,下设小职方中大夫、小职方上士,辖土方中士、山师中士、川师中士、怀方中士、训方中士等。掌管天下图籍、山林川泽之名及四方职贡。隋唐五代置为司,隶兵部,设郎中、员外郎一人及主事等官,掌地图、城隍、镇戍、堡寨、烽堠及征防路途远近诸事。唐高宗龙朔二年(662)曾改司域司,咸亨元年(670)复旧。宋朝沿置,亦隶兵部。北宋前期设判职方事一人,以无职事朝官充任,掌受诸州闰年图及图经。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,置郎中、员外郎,掌地图及城隍、堡寨烽堠、四方海外归朝内附诸事。后或兼领库部,或由兵部郎官兼。明初置职方部为兵部属部。洪武二十九年(1396)改清吏司,置郎中、员外郎各一人,主事二人,后间有增置。以郎中主司事,掌舆图、军制、城隍、镇戍、简练、征讨之事; 三年一报地图,以听征调之令; 阅视修浚城池,因事增置镇戍将校,设兵屯戍; 巡视操练,请命将出师,悬赏罚、调兵食、纪功过,及关津、缉捕、整顿军伍诸事。南京兵部亦置,掌守卫南京内外城门及皇陵,操练各营及江操官军,维持南京地方治安等。清沿置,设郎中七人,满州五人、汉二人; 员外郎五人,满州二人,蒙古一人,汉二人。下设承发、督漕、关引等科,直隶、两广等甲,分别办理各项事宜。


1、官署名。唐代兵部所属有职方,为兵部的一司。掌地图、城隍、镇戍、烽候等。其官有职方郎中一人,员外郎一人。《新唐书·百官一·兵部》:“其属有四;一曰兵部,二曰职方,三曰驾部,四曰库部。”宋沿唐制,其属为三部:职方、驾部、库部。见《宋史·职官三·兵部》。明清兵部皆设职方清吏司,掌舆图、军制、城隍、镇戍等。见《明史·职官一·兵部》、《清史稿·职官一·兵部》。民国初期内务部也置,掌管疆域图籍。

2、官名。周有职方氏,掌地图职贡等。北周承此制。隋初有职方侍郎,炀帝改称职方郎,掌地图等。唐宋有职方郎中、员外郎。明清也设此官,民国初期也置。详见各该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协尔帮

    官名。清朝西藏地方政府官员之一。隶于噶伦。掌理刑名之事。设五品官二人。唐古特官。清设于前藏,秩正五品,属唐古特文官。员额二人,掌民刑诉讼。民国时期沿置。

  • 尚食

    官名。隋始置。高祖开皇二年(582) 置为宫廷女官,视从九品,掌宫廷膳事。炀帝置为尚食局长官,二人,从五品。唐朝沿置,改正五品。宋、金、明悉如唐制。明永乐(1403—1424)后尽归其职于宦官。女官名

  • 东园匠

    官名,汉置,属少府,掌制造陵墓中用物。其官有令丞。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》少府注说:主作陵内器物。

  • 应闺

    宫官名。南朝宋太宗定后宫百官时置。员六人,七品。诸房亦置,无定员,官品同。

  • 三将

    两晋、南朝时期虎贲中郎将、冗从仆射、羽林监的合称。详见各条。

  • 中尚令

    官名。唐武则天垂拱元年 (685)改中尚方令置,为尚方监 (少府监) 中尚署长官,置一员,从七品下,掌供郊祀之圭璧、器玩之物。北宋初存其名而罕除授。官名,三国魏置中尚方令,掌作诸玩好器物,唐武则天改中

  • 定夺案

    官署名。北宋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后,刑部置,掌诉雪除落过名。

  • 提举修日历所

    官名。南宋高宗绍兴三年(1133)置,以宰相充任,总领修日历之事。

  • 织组中士、下士

    官名。“组”指丝编之绳。《周礼》天官有典丝之职,“凡饰邦器者,受文织丝组焉。”即凡掌理修饰官府器物的官吏,可以取画有彩色的缯,经刺绣的锦、丝线、丝绳。北周分《周礼》典丝的职任,置织组中士,正二命;织组

  • 校对黄本书籍

    官名。北宋哲宗元祐五年(1090)置,属秘书省,掌誊写校正黄本书以供收藏。绍圣元年(1094)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