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考功司

考功司

官署名。即“考功”。


官署名。(1) 隋始置,主文武官吏考课,为吏部四司之一。司的长官,隋初称为侍郎,以员外郎为佐官。炀帝时改为郎与承务郎各一人。唐沿置,以郎中、员外郎为正副主官。考功郎中一人,从五品上;员外郎一人,从六品上。掌考核文武百官的功过善恶及其行状。所属有主事三人,令史十五人,书令史三十人,掌固四人。五代亦置考功司。宋初置判考功司事一人,以带职朝官或无职事朝官充任。掌管审复太常寺所拟谥和幕职州县官、流外官年终考课之事。元丰改制,始以郎中、员外郎管理本司事务。掌管文武官考课、磨勘、并升、资任的政令及名谥、碑碣等事。司内分十二案:六品案,七品案,八品案,曹掾案,令丞案,从义案,成忠案,资任案,检法案,校定案,知杂案,开拆案。所属有主事二人,令史十人,守当官十人,正贴司八人,私名十人。金元六部不分司。明清称“考功清吏司”,参见该条。(2)国民党政府置,属铨叙部,掌理关于公务员考绩考成审查事项,叙级叙俸审查事项及关于公务员其他成绩审查事项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勋旧佐领

    清朝八旗世管佐领之一。又称“勋爵佐领”。凡努尔哈赤时期率属归诚之女真各部落酋长,授为佐领,仍统其众,爰及子孙,世袭罔替者,均谓之“勋旧佐领”。

  • 左班都知

    宦官职名。宋内侍省与辽三班院均置,为左班宦官的领班。

  • 县法上士

    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仿《周礼》县士置,北周沿置。秋官府刑部中大夫属官,正三命。下设县法中士以佐其职。隋文帝开皇元年(581)罢。

  • 都翊卫使

    北洋政府总统府翊卫处的长宫。见“总统府翊卫处”。

  • 郡献曹

    郡分职诸曹之一。汉置,见《隶释》五《巴郡太守张纳碑阴》,其职掌不详。

  • 左右宗正

    官名,清朝置,属宗人府。左右宗正为府丞佐官,掌助府丞校汉文册籍。见《清史稿·职官志一》,参看“宗人府”条。

  • 承政

    官名。清入关前六部、都察院、理藩院等衙门之长官。顺治元年(1644)改用汉官名,六部及理藩院之承政改称“尚书”,都察院之承政改称“左都御史”。又,天聪十年(1636),改文馆为内三院,其长官初亦为承政

  • 典乐帅

    宫官名。南朝宋太宗定后宫百官时置,员数不定,四品。

  • 二十四掌

    官名合称。隋炀帝始置,为宫廷女官六尚局所领诸司官,二十四司、二十四典之佐。隋置掌言、掌簿、掌正、掌闱、掌籍、掌乐、掌宾、掌赞、掌玺、掌衣、掌饰、掌仗、掌膳、掌酝、掌药、掌饎、掌设、掌舆、掌苑、掌灯、掌

  • 太府右长史

    官名。十六国前凉置。与左长史共同处理日常政务,位在其下,实际地位相当于尚书仆射。参见“太府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