秘书署
官署名。二国魏置。管理艺文图籍,初属少府,魏明帝时独立。以秘书监为长官,下设秘书丞秘书郎、秘书校书郎等。晋武帝时并入中书省,称秘书局。
官署名,三国魏置,掌管艺文图书,以监为长官,下置秘书丞、秘书郎、秘书校书郎等。晋并入中书省,改称秘书局。
官署名。二国魏置。管理艺文图籍,初属少府,魏明帝时独立。以秘书监为长官,下设秘书丞秘书郎、秘书校书郎等。晋武帝时并入中书省,称秘书局。
官署名,三国魏置,掌管艺文图书,以监为长官,下置秘书丞、秘书郎、秘书校书郎等。晋并入中书省,改称秘书局。
满语官名。汉译为“内大臣”。清朝侍卫处设,地位低于领侍卫内大臣。
官署名。元朝侍卫亲军机构。设于世祖至元十六年(1279)七月,掌汉军万名,隶詹事院。置都指挥使、副都指挥使等职。三十一年八月,改为隆福宫左都威卫使司。
满语官署名。汉译作“内务府总管衙门”。
官名。简称都水司郎中。明清工部都水清吏司之主官。掌司事。明洪武二十九年(1396)设,一人,后增设四人,南京工部都水清吏司亦设一人,皆正五品。清顺治元年(1644)沿设,汉郎中一人。满洲司属初不分曹,
南朝时典签的异称。见《南史·巴陵王子伦传》。
即“第二领民酋长”。唐朝人修史时避讳改。参见“第二领民酋长”。
官名。即奚官令。
官名。西汉始置,《汉书·武五子传》记燕刺王有医工长,颜师古注:“医工长,王官之主医者也”。东汉沿置,秩比四百石,《后汉书·百官志五》“本注”说:“主医药”。
官名,汉置,为护羌校尉属官,掌文书。见《后汉书·百官志五·使匈奴中郎将》。
宫观官名。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(1014)始置,以右正言、直集贤院夏竦为之。八年,定班位在龙图阁待制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