祠部长史
官名。曲氏高昌国祠部长官。职掌同尚书。参见“祠部”。
官名。曲氏高昌国祠部长官。职掌同尚书。参见“祠部”。
旧指官署外门。清朝习惯上专指督抚官署。
见“必阇赤”。吏员名。蒙古语,意为书史。蒙古初期以必阇赤掌文牍之事。元代各官署中以蒙古文作书的掾史、令史,称为蒙古必阇赤。如中书省即置蒙古必阇赤二十二人,左司十六人,右司六人。
官名。南朝梁皇弟皇子府始置,陈沿置。北魏、北齐及隋诸王府亦置之。唐制亲王府司马秩从四品下,与长史共同掌统府僚,纪纲众务。金代亲王府司马秩从六品,与府尉共同检校门禁,总统府事。元诸王府官中亦有司马,地位
海关征税部职员的一种,即外班。见“征税部”。
官名。西汉置,属水衡都尉,为技巧令副职。成帝建始二年(前31)省。官名,汉武帝初置,属水衡都尉,为技巧令之佐,掌工艺技术技巧。成帝建始二年省。参看“技巧令”条。
魏晋南北朝诸曹尚书办公之署。因设在宫禁中,亦称“尚书下省”。《宋书·二凶传》: “移江夏王义恭住尚书下舍。”《梁书·到洽传》: “旧制,(御史) 中丞不得入尚书下舍,洽兄溉为左民尚书,洽引服亲不应有碍
官署名。辽朝置,为北面官。东征高丽、 女直等国时临时设置, 总领东征军事。
官名。《左传·昭公十七年》:“共工氏以水纪,故为水师而水名。”注:“以水名官。”
官阶名,金朝置。为武散官从三品上,位在骠骑卫上将军下,辅国上将军上。散官只有官阶,无具体职事。见《金史·百官一》。武散官名。金始置,秩从三品上。元沿置,升秩为从二品。
官署名,汉置,设于洛阳南宫,掌著书和藏书。《后汉书·安帝纪》:“诏谒者刘珍及五经博士,校定东观《五经》、诸子、传记、百家艺术,整齐脱误,是正文字。”注:“《洛阳宫观名》曰:南宫有东观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