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相邦

相邦

官名。即相国。战国赵、魏、中山、秦等国置。赵国兵器《相邦春平侯剑铭》: “四年,相邦春平侯”。《睡虎地秦墓竹简·为吏之道》所引魏国法律“魏户律”: “廿五年闰再十二月丙午朔辛亥,告相邦。”参见“相国”。


官名。文献中战国的相国,在铜器铭文中概作相邦。有关秦相邦的,如《相邦义戟》有(秦惠文王)十三年相邦义(张仪);《双剑誃古器物录》有十四年相邦冉戈; 《小校经阁金文》有相邦吕不韦戈。有关赵相邦的,如《周金文存》卷六有三年相邦建��(信)君。今传世秦以前文献中所说的相国,当是汉时避刘邦讳所改。《汉书·高帝纪》颜师古注:“邦之字曰国者,臣下所避以相代也。”《太平御览》卷二○七引《齐职仪》说:“魏襄王以公孙衍为相邦。”此为传世文献之未改者。参见“相国”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仪比三司

    即仪同三司。指未任三公而享受相当于三公的礼仪待遇。《三国志·吕布传》: “(王)允以布为奋威将军、假节,仪比三司,进封温侯,共秉朝政。”即仪同三司,指非三公官而享受三公的仪制待遇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吕布

  • 具官

    配备官员。《史记·孔子世家》: “古者诸侯出疆,必具官以从。”1、配备官员。《史记·孔子世家》:“孔子摄相事,曰:臣闻有文事者必有武备,有武事者必有文备,古者诸侯出疆,必具官以从,请具左右司马。”《史

  • 详明吏理达于从政科

    科举制科之一。宋代设置,属于吏治类科目,于真宗、仁宗时诏举之。

  • 视察

    官名。北洋政府始置,为特别部员。民国元年(公元1912年) 农林部设视察八人,为特别部员。全国水利局等也设视察二人。国民党政府也在内政部设视察十人至十六人;在教育部设视察员十六至二

  • 三省、枢密院激赏库

    官署名。南宋绍兴年间,因备边置三省、枢密院激赏库与激赏酒库。计亩敛钱,以备犒军之用。宋、金议和后,专供宰执之用及朝廷其他机构的犒赏。

  • 东胶

    周朝对贵族子弟进行教育的机构,相当于“太学”。《礼记·王制》: “周人养国老于东胶。”郑玄注: “东胶,亦大学。在国中王宫之东。”

  • 大都城门尉

    官名。设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年(1283),初以四怯薛八刺哈赤充任,于大都十一门各设二员,秩正六品,下辖副尉一员。掌门禁。后以六卫亲军参充门尉。武官名。元置,属大都留守司,秩正六品。尉二人副尉一人,掌门禁

  • 乐府令丞

    官名。乐府为汉代设立的搜集乐歌的机构,以供皇帝和宫廷享用,乐府的乐,与太常所属太乐令所掌的乐不同。《汉书·礼乐志》载:“叔孙通因秦乐人,制宗庙乐。又有房中祠乐……孝惠二年(公元前193年),使乐府令夏

  • 仪比

    汉朝制度,指获准享有高于本职的仪制待遇。《汉书·张汤传》:“放为侍中、中郎将、监平乐屯兵,置幕府,仪比将军。”指准许享受高于本职的仪制的待遇。《汉书·张汤传》:“放为侍中、中郎将,监平乐屯兵,置莫府,

  • 中和殿大学士

    清朝大学士衔名之一。明朝为中极殿 (华盖殿) 大学士。乾隆十三年 (1748) 省。参见“殿阁大学士”。清代内阁大学士的官称之一。后废。见“内阁大学士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