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直长

直长

官名。北魏始置,为皇帝近侍亲信。间有左、右之分,多以他官兼领。北齐时门下省领左、右局,置左、右四人,从五品。隋唐五代亦置。一为殿中省所领尚食、尚药、尚衣、尚舍、尚乘、尚辇六局所置,无定员,秩正七品上,为本局次官。一为左、右监门卫置,位监门校尉下,为宿卫武官,六百八十人,太子左、右监门率府亦置七十八人,均从七品下。宋朝于太史局置。金太常寺各署置,章宗明昌三年(1192)后多罢,仅存诸陵署者。又于殿前都点检司下各监、局、署、鹰坊,宣徽院各局,太医院,各库、署,太府监,少府监,军器监各署司,惠民司,法物库,修内司,祗应司,甄官署,上林署等处置,为各官署属官,多为正八品。明洪武三年(1370)置为秘书监属官,掌内府书籍。十三年与秘书监俱革。


官名。隋门下省所属城门、尚食、尚药、符玺、御府、殿内六局,皆设直长,为该局的副长官。后来的殿内省所属尚食、尚药、尚衣、尚舍、尚乘、尚辇六局,也设直长,正七品,位在局长官奉御之下,为副长官。见《隋书·百官下·门下省、殿内省》、《通典·职官八·殿中监》。唐承隋制,殿中省六尚局也都设直长,正七品上,为该局副长官。见《新唐书·百官二·殿中省》。宋太史局的春官、夏官、中官、秋官、冬官,也都设直长,位在正、丞下。见《宋史·职官四·太史局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驾士

    官名。负责导引天子车驾。《旧唐书·于志宁传》:“近闻仆寺,司驭,爰及驾士、兽医,始自春初,迄兹夏晚,常居内役,不放分番。”杂任职名。唐于内侍省内仆局置一百四十人,掌习御车舆、杂畜;此外,太子内坊局置三

  • 劝进

    即劝即皇帝位,凡篡位的国君,都假托在位皇帝自愿让出皇帝位,自己又假推让一番,由同党大臣再三劝说,便即皇帝位。这种劝即皇帝位的言行,就叫劝进。

  • 知北院枢密事

    官名,辽朝置,为北院属官,佐北院枢密使掌兵机武铨群牧之政,凡契丹军马皆属之。见《辽史·百官志》,参看“知枢密院事”条。

  • 太后两宫饮官令丞

    官名。金正大元年(公元1224年)置,饮官令,正八品,饮官丞,正九品。

  • 西域副都护

    官名,也称副西域都护,汉置,助都护掌护西域诸国。《汉书·陈汤传》:“窃见关内侯陈汤,前使副西域都护,忿郅支之无道,闵王诛之不加,策虑愊亿,义勇奋发,卒兴师奔逝……斩郅支首。”

  • 辅义中朗将

    官名。三国吴置,掌使命。张温曾任此职,见《三国志·吴书·吴主传》“黄武三年”条。

  • 盐池四面监

    ①官署合称。即隋朝盐池总监所管东、西、南、北面等四监,各置监、副监及丞。②官名合称。即隋朝盐池总监所管东、西、南、北面等四监长官,视正八品。

  • 掌畜丞

    官名。西汉属右扶风,为掌畜令副贰,主牧畜。官名,秦汉皆置,为掌畜令之副,佐令掌畜牧之事。参看“掌畜官”条。

  • 校书郎

    官名。东汉置,即以郎官典校皇家秘籍图书。《后汉书·杨终传》: “征诣兰台,拜校书郎。”三国魏隶秘书,八品。十六国北凉及北魏、北齐沿置。北魏属秘书省,亦称“秘书校书郎”,孝文帝太和十七年(493)定为从

  • 三司受事司

    官署名。北宋前期置,掌接收各处解送三司供役的罪人,登录名籍,然后发付三部。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废。官署名。宋置,属三司。掌各地解送来的诸色名籍,以发付三部。判司官由判开拆司官兼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