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监督

监督

官名。清朝设,为某一具体办事机构之主管官。初,为户部、工部所辖之职官,如户部所属之京通十三仓、大通桥、各榷关、工部各榷关均设。后,清末新设各学堂及大清银行亦置,为主管官。光绪二十七年(1901)后在全国各类中、高等新式学堂及大学堂普遍设置,负责主持教育事务,董理学规,稽察办事人员,裁定出入经费等事。辖教务提调、庶务提调、斋务提调各一员。辛亥革命后改称校长。光绪三十四年,户部银行改为大清银行后亦置监督一职。又,户部崇文门榷关及大清银行所设监督,分为正监督、副监督;京师大学堂所设监督称总监督。参见“京通十三仓场监督”、“大通桥监督”、“户部榷关监督”、“崇文门监督”、“浒墅关监督”、“工部榷关监督”、“京师大学堂总监督”、“大清银行正监督”、“大清银行副监督”等。


官名。清朝末年,有些部门的负责人称监督。如十三仓监督、崇文门左右翼监督、大清银行正副监督、大学堂总监督、造币厂正副监督等。参看《清史稿·职官六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舍利详稳

    官名。辽置,见“舍利司”。

  • 胄子监

    官署名。渤海国置,有监长等官。

  • 近畿陆军督练公所

    官署名。清末训练近畿陆军之机构。光绪三十三年十二月 (1908) 设。掌督率训练新陆军第一、三、五、六镇。置专司训练近畿陆军各镇事宜大臣一人,督办大臣一人,帮办大臣一人并参议官等。下设兵备处、参谋处、

  • 都管司

    官署名。辽置,属南面边防官。圣宗统和四年(公元986年)蒲奴宁曾为山后五州都管,掌五州边防军事。

  • 财政处大臣

    官名。光绪二十九年(公元1903年)五月,始以“钦命办理财政事宜”名义任命,同年九月又续派副职,以“会办财政处事务”名义任命。财政处并入度支部后,财政大臣罢废。参见“财政处”。

  • 崇文观

    官署名。三国魏置,设祭酒。《三国志·魏明帝纪》: 青龙四年(236),“置崇文观,征善属文者以充之。”官署名。魏明帝青龙四年始置崇文观,用来安置文学之士,王肃以常侍领秘书监,兼崇文观祭酒(首领)。参看

  • 丹阳青巾

    三国吴地方兵之一。是募集丹阳地区的百姓所组成的军队。

  • 效用

    宋军士名。又称“效用士”。本指自愿效力于军中之士, 《续资治通鉴长编》“庆历元年八月乙巳”条记仁宗时下诏说:“诸军、诸班直子弟、民间有材勇者,如愿效用,听诣所属自陈,以补神捷指挥,满万人,即权遣戍边。

  • 太子左崇掖卫

    即太子左监门率府,唐高宗龙朔二年(662)改,咸亨元年(670)复为左监门率府。

  • 量人

    官名。①周朝置。掌测量道路。《仪礼·大射》: “司马命量人,量侯道,与所设乏。”郑玄注:“量人,司马之属,掌量道巷涂数者。”② 《周礼》夏官之属。掌测量营造城邑宫室的土地面积。《周礼·夏官》: “量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