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府伴读
官名。明朝王府官属。建文(1399—1402)中置,一人,与伴讲、伴书同称王府三伴。进见亲王时,侍坐,称名而不称臣,王待之礼如宾师。成祖即位,革。
官名。明朝王府官属。建文(1399—1402)中置,一人,与伴讲、伴书同称王府三伴。进见亲王时,侍坐,称名而不称臣,王待之礼如宾师。成祖即位,革。
官名。西魏、北周冬官府司木中大夫角工中士佐官,正一命。
官名。周朝置。掌天文。《国语·鲁语下》:“是故天子大采朝日”,“少采夕月,与大史、司载纠虔天刑”。韦昭注:“载,天文也。司天文谓冯相氏、保章氏,与大史相俪偶也。因夕月而恭敬观天法,考行度以知妖祥也。”
命妇名号。明、清置。以封正、从六品官员之母。
①官名。周朝派往诸侯国的监察官员。《礼记·王制》: “天子使其大夫为三监,监于方伯之国,国三人。”②周初对殷遗邶、鄘、卫三国派驻的三大臣合称。即武庚、管叔、蔡叔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:“周既灭殷,分其畿内
官名。南朝宋置,为后宫官,比六品。见《宋书·后妃传》。
官名。西魏、北周秋官府宾部中大夫象谞中士佐官,正一命。
官名。北宋前期置为工部长官,员一人,以两制以上官充任。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罢,工部复以尚书为长官。
官制用语。宋朝吏人、公人、军人等名次与地位较高者称为上名,较低者称为下名。
僧官名。明清置,属僧录司。秩正八品,左右各一人。
官名。北齐置,东市署长官,掌邺城东市的事务。属司州牧。从七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