漕帅
清朝漕运总督别称。
清朝漕运总督别称。
公府诸曹之一。西晋安平献王孚为太宰时府内置营军曹,设属一人,掌营军之事。
官名。即左司徒、右司徒。掌百姓教化。《管子·五行》:“天子出令,命左右司徒、内御,不诛不贞,农事为敬。”
将军名。金章宗泰和六年(公元1206年)侵宋时置,位在冠军大将军下,掌领兵征战。事毕则免。见《金史·百官一》。
官名。宋朝置,为太常寺所属教坊之属官。管理舞乐,为乐工之长。清初亦置,为礼部教坊司属官。顺治元年 (1644) 设,十七人。雍正七年(1729)改教坊司为和音署,遂废。官名。宋代教坊的都色长的属员,为
吏员名。金制,漕运司所属有公使八十一人,掌监运诸物。
同“遂”。西周时期鲁国行政区划名。指国都郊外地区。《史记》卷三三《鲁周公世家》: “鲁人三郊三隧”。
管理苑圃的官吏。《国语·晋语九》:“主将适蝼,而麓不闻。”
苑园名。见“提点在京四园苑所”。
唐朝宰相处理地方府州事务之公文,谓之堂案。
官名。清初于各府置督捕左、右理事官各一人,康熙三十八年(公元1699年)裁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