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武备院卿

武备院卿

官名。清朝内务府武备院之长官。顺治十八年(1661)改兵仗局为武备院,由兼管大臣及三旗侍卫管理院事。康熙十六年(1677),以职掌事务侍卫一人掌院印。雍正六年(1728),改职掌事务侍卫为三品卿。乾隆十四年(1749)定卿额二人,由侍卫补授一人,由内务府司官补授一人。掌综理南鞍库、北鞍库、甲库、毡库等四库,办理修造器械,陈设兵仗事。


官名。元、清皆置。元代武备院卿,正三品,为武备院长官,掌修理和储藏保管武器,并兼管受给。见《元史·百官六·武备寺》。清代武备院卿为武备院主官,位在兼管大臣之下,正三品,掌四库工作,修造器械,陈设兵仗。其佐官有郎中、主事等。见《清史稿·职官五·武备院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讨寇将军

    官名。三国魏、蜀皆置,统兵出征或作为太守等地方长官的加官。魏、晋、南朝宋皆八品(一说魏为五品)。北魏沿置,孝文帝太和十七年(493)定为七品中,二十三年复次职令,为七品,隋初列为散号将军,降为从八品上

  • 内府令

    官名。隋、唐内侍省内府局长官,皆置二员,正八品下,掌中藏宝货,给纳名数。

  • 小县

    县的等级之一。见“大县”。

  • 都转运盐使

    官名。元明清置,为都转运盐使司的主官,见“都转运盐使司”。

  • 上都税课提举司

    官署名。秩正五品。设于元成宗元贞元年(1295),隶上都留守司。职掌同大都税课提举司。置提举二员,同提举、副提举各一员。

  • 掌徒中士、下士

    官名。《周礼》秋官之属有司圜中士六人,下士十二人,掌理聚集不良的莠民加以感化,凡为害乡里的,不让他们戴帽子,只用黑巾蒙头,罚他们服劳役。北周依《周礼》之制置掌徒中士,正二命。掌徒下士,正一命。属秋官府

  • 太后两宫奉令、奉丞

    官名。金正大元年(公元1224年)置,奉令,正七品;奉丞,正八品。掌奉宣太后旨意。

  • 理藩院督催所

    清理藩院内部机构。掌稽察全院文移,注销文卷等事。设满 、蒙司员各一人,笔帖式十六人,经承二人。

  • 武库署

    官署名。南朝梁置南、北署,各有令、丞。北齐卫尉寺置,掌甲兵及吉凶仪仗,有令; 又别有修故局丞,掌领匠修故甲等事。隋朝沿置,有令二员、丞二员。唐朝卫尉寺置,玄宗开元二十五年(737)东都亦置,掌藏兵械,

  • 都详稳

    官名。辽朝置。北面官,四帐都详稳司长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