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武卫将军

武卫将军

官名。三国魏置。《三国志·许褚传》:“文帝践阼,进封万岁亭侯,迁武卫将军,都督中军宿卫禁兵。”权任很重。曹爽由此拜大将军,受明帝遗诏辅命。三国吴置,权任亦重。西晋武帝泰始三年(267)罢,惠帝永康(300—301)中赵王伦执政时复置。东晋或置或省。魏、晋时皆四品。十六国汉、前凉、前秦、西凉、西秦、南凉、西燕亦置。南朝宋孝武帝大明(457—464)中复置,代殿中将军之任,比员外散骑常侍,权任渐轻。齐、梁、陈沿置,梁武帝天监七年(508)定为三班,陈八品,秩六百石。北魏时仍掌宿卫禁军,孝文帝太和十七年(493)定为从二品下,二十三年改为从三品。北齐时为左、右卫府次官,员各二人,佐左、右卫将军掌宫禁宿卫,从三品。北周亦置,命品不详。


杂号将军名,三国魏吴皆置,掌宿卫禁军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许褚传》:“文帝践阼,进封万岁亭侯,迁武卫将军,都督中军宿卫禁兵。”《三国志·吴书·孙休传》:“武卫将军恩为御史大夫、卫将军、中军督,封县侯。”其后,晋时置时省。十六国前凉、前秦、西凉、西秦等置。南北朝也置。北齐时为左、右卫府次官,掌佐左、右卫将军主宫禁宿卫。隋沿置,与武卫大将军共主府事,领外军宿卫。唐沿隋制,为十二卫武官,位在武卫大将军之下,掌宫禁警卫与殿廷仪仗。宋为环卫官,用来封赠宗室或武臣。见《通典·职官十·左右武卫》、《宋书·百官下·武卫将军》、《隋书·百官下》、《新唐书·百官四·左右卫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渠犁田官

    官名,汉武帝始置,为屯田军官,六百石,掌屯田戍边防匈奴。因其屯田于渠犁,故名渠犁田官。渠犁,在今新疆省库尔勒和尉犁所辖之西半部。《汉书·西域传上》:“都护治乌垒城……与渠犁田官相近。”都护治所乌垒城,

  • 西都留守

    官名。唐朝以长安为都,相对东都而言,又称西都、西京。太宗征高丽,以房玄龄为京城留守。其后,凡皇帝不在京城,皆置。玄宗开元元年(713)改长史为尹,遂以京兆府尹为留守。玄宗天宝(742—756) 改西都

  • 六州大都督

    官名。北魏末置,东魏,北齐沿置。掌管恒、云、燕、朔、显、蔚六州的军政事务。该六州皆由军镇改置,居民为构成高欢军事力量的主体,故此职地位很重要。东魏孝静帝天平四年 (537) 罢,六州事悉隶京畿大都督。

  • 右军

    ①右军统帅代称。周期及春秋战国越、赵等诸侯国置左、中、右三军,故称。《国语·吴语》:“ (越王) 夜中乃令左军右军,涉江鸣鼓。”《史记·赵世家》: “ (武灵王) 二十一年,攻中山。赵袑为右军,许钧为

  • 绥武将军

    官名。三国蜀置。《三国志·蒋琬传》:“(蒋琬)子斌嗣,为绥武将军、汉城护军。”杂号将军名,三国蜀置,掌征伐或驻守。《三国志·蜀书·蒋琬传》:“子斌嗣,为绥武将军、汉城将军。”

  • 公路

    官名。春秋时有此官。公路掌路车,管居守。《诗经·魏风·汾沮洳》:“殊异乎公路。”笺:“公路:主君之軞车,庶子为之。”疏:“以主管君路车,因称公路。”国君的近卫。春秋时晋国置。公路本是指国君戎车中的守车

  • 提领诸路铸钱官

    官名。南宋置,掌本路铸钱之事。官名。宋置,掌铸钱事。见《宋史·职官七·提举(点)坑冶司》。

  • 中藏

    宫中库藏之泛称。《后汉书·盖勋传》:“多出中藏财物以饵士”。李贤注: “中藏谓内藏也”。宫内库藏。《后汉书·盖勋传》:“帝又谓勋曰:吾已陈师于平乐观,多出中藏财物以饵士,何如?”注:“中藏谓内藏也。”

  • 左右虞候率

    东宫武官名。隋左右虞候府的主官为左右虞候,炀帝改为左右虞候率,各置二人。唐龙朔中改为左右清道率。

  • 国民革命军总司令

    国民党政府最高军事指挥官。始设于广州国民政府。民国十五年(公元1926年)七月七日,公布《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组织大纲》,开始北伐,以总司令统辖北伐军各军、师。并赋予总司令以各种特权, 如“总司令兼任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