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日讲起居注官

日讲起居注官

官名。清朝起居注馆之专职记注官。掌记载皇帝言行及修起居注。顺治十二年(1655)置日讲官,以满、汉词臣兼充。康熙九年(1670) 设起居注馆,以“日讲官”兼充起居注官,故名。后日讲很少举行,日讲官遂为专职记注官,“日讲”仅成其例带之虚衔。额设满十人、汉十二人,除翰林院掌院学士和詹事府詹事照例兼充外,余由翰、詹各官内简充。凡皇帝坐朝或举行典礼、祭祀,记注官皆轮班侍值,出行则请旨扈从,退而记载。编成之起居注每年底进呈,发下后送内阁存储,副本留翰林院。


官名。清置。起初,日讲官和起居注官为两官,后合而为一,“掌侍直起居,记言记动。经筵临雍,御门听政,祭祀耕耤,朝会燕飨,勾决重囚,并以二人侍班。凡谒陵、校猎、巡狩方岳、请旨、扈从、侍直,敬聆纶音,退而谨书之。”“顺治二年,始置日讲官。康熙九年,始设起居注馆,置满洲记注官四人、汉八人,以日讲官兼摄。时日讲与起居注各自为职,并置满洲主事二人,汉军一人。二十五年停日讲,其起居注官仍系衔‘日讲’二字。五十七年省起居注馆,改隶内阁,遇理事日,以翰林官五人侍班。雍正元年,复置日讲起居注……于是日讲、起居注合而为一。”见《清史稿·职官二·起居注馆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内织染局

    官署名。明朝宦官二十四衙门之一。洪武二十八年 (1395) 始置。初设大使一人,正五品,左、右副使各一人,从五品。后改置掌印太监一员,管理、佥书、掌司、监工无定员。掌染造御用及宫内应用缎匹绢帛之类。外

  • 都大主管茶马

    见“都大提举茶马司”。

  • 主玺局

    官署名。南朝梁置,属东宫。

  • 北中郎将

    官名。东汉末年所置四中郎将之一,帅师征伐,时以卢植任之。魏晋南北朝沿置,地位重要,多有较固定的辖区和治所。西晋时多镇邺,东晋及南朝常兼徐、兖等州刺史,或持节,都督徐、兖、幽、并等州军事,银印青绶。南朝

  • 司马公

    “司马”之尊称。《尚书大传》: “天子三公,一曰司徒公,二曰司马公,三曰司空公。”详“司马”。

  • 副院长

    官名。清末新设内阁法制院及弼德院之副长官。佐院长掌院务。详“法制院副院长”、“弼德院副院长”。

  • 盛京户部

    官署名。清朝盛京五部之一。掌盛京财赋。顺治十六年 (1659) 设。置侍郎一人,总掌部务; 宗室郎中、堂主事各一人,掌档案文移。下设经会、粮储、农田三司,分掌泉货、谷糈、田亩诸事,各置郎中一人,员外郎

  • 太子右奉裕卫

    官署名。即太子右内率府,唐高宗龙朔二年(662)改名,咸亨元年(670)复名右内率府。

  • 巡尉

    宋朝巡检与县尉合称。

  • 禁圃丞

    官名。西汉置,属水衡都尉,为禁圃令副贰。东汉省。官名,西汉始置,为水衡都尉属官,助禁圃令掌管禁圃。见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·水衡都尉》,参看“禁圃令”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