光烈、光明、光英、光远、光胜、光锐、光命、光勇、光戎、光野等十号将军的合称。南朝梁武帝普通六年(525)置,定为武职三十四班中的十四班。陈改定为拟六品,比秩千石。十位带“光”字的杂号将军名的合称,南北
即御仗都将、御仗别将、御仗统军、御仗军主、御仗幢主的合称。北齐置,属左、右卫府,由御仗正、副都督统领。负责舆驾出入仗卫。从八品。武官名。北齐置御仗都将、御仗别将、御仗统军、御仗军主、御仗幢主,合称御仗
官名。西魏、北周地官府民部中大夫属官,正三命。职掌参见“稍伯中大夫”。
官名。唐德宗贞元十一年(795) 增置,为正九品下武散官,专授归唐将领,隶诸卫。武散官名。唐置,专授给少数民族首领,秩正九品下。
官名。明清土官名号之一。文职。云南、广西等省设有,设于州或土州内。从七品。有自己所管辖之地区,受地方长官约束。世袭,其承袭事隶吏部。详“土官”。文职土官名。清制,云西省置二人:镇南州一人,新兴州一人;
官场用语。宋朝翰林学士院每日有学士一员入值,遇朝廷有大除拜,则召两员同时入值分撰制词,称双宣。
官名。即廪人。春秋时齐国置。掌发放粮谷救济民众。《晏子春秋·内篇谏上》: “晏子乃返,命禀巡氓,家有布缕之本而绝食者,使有终月之委。绝本之家, 使有期年之食。 无委积之氓, 与之薪橑, 使足以毕霖雨。
官名。北齐置,为褒赏军功勋臣的闲职。从七品。
① 主持掌管某事。《尚书·高宗肜日》: “王司敬民。”② 泛指官职。《吕氏春秋·审分》: “百官,众有司也。”《管子·小匡》: “制王家有轨,轨有长,十轨为里,里有司。”③官署名称。隋、唐以后历朝所设
官名,汉置,即公主封地之县的县尉。参看“邑令”、“县尉”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