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将作丞

将作丞

官名。西汉置二员,东汉置一员,为将作大匠副贰,秩六百石。三国魏沿东汉制,七品。两晋南朝省。北魏仍置。北齐为将作寺次官,员四人,从七品上。隋初因之,从七品。文帝开皇二十年(600)改将作寺为将作监,置监、副监为长贰,丞降为佐贰官,员二人,掌判本监日常公务。其后长贰之名屡变,本官相沿不改,亦称“将作监丞”。初为从六品,炀帝时升从五品。唐朝置四员,从六品下。高宗、武则天时曾随本监改名缮工丞、营缮丞,后复旧。北宋前期为寄禄官,不预监务,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后,始为职事官,置二员,参领本监日常公务,覆检营造计帐。从八品。南宋初省,高宗绍兴三年(1133)复置,主持本监事务,兼领少府监事。十一年后复置将作监、少监,遂仍居佐贰之位。孝宗隆兴(1163—1164) 初本监职务简省,唯置丞一员,余官皆虚而不除,乾道(1165—1173)以后,以授久任台省官者及郡邑有声望者,不预营缮庶务。元末朱元璋吴元年(1367)置为将作司佐贰官,正五品。明太祖洪武元年(1368)罢。


官名,汉置,为将作大匠之副,六百石。佐将作大匠行职事。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》:“将作少府,秦官,掌治宫室。有两丞、左右中候。景帝中六年更名将作大匠。属官有石库、东园主章、左右前后中校七令丞。”《后汉书·百官四》:“将作大匠一人,二千石……掌修作宗庙、路寝、宫室、陵园木土之功,并树桐梓之类列于道侧。丞一人,六百石。”其后,三国魏沿置,七品。晋和南朝宋齐梁陈省。北魏置。北齐为将作寺次官,四人,从七品上。隋初置,后改称监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押蕃使

    使职名。唐玄宗开元二十年(732)以朔方节度使增领押诸蕃部落使。直至五代后唐明宗天成元年(926)雄武军节度使官衔内,仍兼押蕃落使,后晋出帝开运二年(945)皇弟重睿遥领雄武军节度、秦阶成等州观察处置

  • 海口侍卫

    即“镇守海口屯储亲军都指挥使司”。

  • 司染署丞

    官名。即司染丞。

  • 平南抚军上将军

    将军名。金章宗泰和六年(公元1206年)侵宋时置,为侵略军之统帅,正三品。事毕则免。见《金史·百官一》。

  • 随军转运使

    见“转运使”。官名。宋置,见“转运使”。

  • 玉府

    官名。《周礼》天官之属。一说为周朝置。掌保管王室金玉珍宝兵器的收藏,供应礼服玉饰。《周礼·天官》:“玉府,上士二人,中士四人,府二人,史二人,工八人,贾八人,胥四人,徒四十有八人”,“掌王之金玉玩兵器

  • 外命妇

    宫外命妇通称。夫或子为官,帝王可加相应封号于其母及妻,使获得一定的地位和待遇。始于周朝,指卿大夫之妻。西汉皇帝女皆尚列侯,称公主; 皇帝外祖母、大臣夫人,有封为郡君者,如宣城郡广德君、酂君等。东汉皇女

  • 油漆衙

    太平天国所设百工衙之一,主油漆房屋等建筑物及用具等。

  • 道人统

    官名。北魏置。主持佛教僧务。《魏书·释老志》: “初,(道武帝) 皇始 (396—398) 中,赵郡有沙门法果,诫行精至,开演法籍。太祖闻其名,诏以礼征赴京师。后以为道人统,绾摄僧徒。”文成帝和平(4

  • 水部郎中

    官名。魏晋南北朝与“水部郎”互称,为尚书省水部曹长官。唐朝定置为工部水部司长官,从五品上。高宗、玄宗时曾随本司改名司川大夫、司水郎中,旋各复旧。虽有职掌,闲简无事。渤海国置为右六司支司中水部长官。五代